一、知識產權糾紛怎么解決
選擇方法不同,處理過程不一:
知識產權糾紛的主要方法有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和民事訴訟五種。
協商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后,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直接的協商和談判,自行達成和解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后,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調解人從中協調,使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互作讓步,達成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行政處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有關的當事人或者不特定第三人請求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處理其知識產權糾紛或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侵權等違法行為的活動。
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審理,由仲裁機構做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裁決或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做出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的判決書或調解書,并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原則
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是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則。
以事實為根據,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客觀地認定事實,忠于事實的真相。這也是以法律為準繩,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條件。
以法律為準繩,是指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準確地適用法律,辨明是非,明確責任,制裁違法行為,保護合法權益,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作為準繩的法律,既包括實體法,又包括程序法。
2、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
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憲法所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具體體現。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是指任何當事人在法律上的正當權利和合法利益都平等地受我國法律保護,任何當事人違法犯罪都應受到平等的追究和法律制裁。不論當事人職業、社會地位、財產狀況等有何差別,不論其是公民、法人,還是其他非法人組織,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容許當事人有任何法外特權,不容許因人而異,不論是中國當事人還是外國當事人,除受對等原則限制外,在適用法律上也一律平等。任何當事人就同一性質的糾紛尋求解決時,均應享有相同的實體法和程序法上的權利,只要糾紛事實相同或相近,就應當得到相同或類似的法律后果。
3、兼顧公平合理的原則
由于知識產權糾紛的復雜性,科技迅速發展等原因導致的知識產權立法滯后,以及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公平為價值取向的法律卻不一定帶來公平。要解決法律與公平之間的矛盾,就要借助于兼顧公平合理的原則。對于兼顧公平合理原則的適用,應立足于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立法精神,并明確規定其適用范圍及在程序上的具體要求,這樣既能嚴格依法實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又能在顯失公平的個案或特殊情形下兼顧公平合理,真正實現對公平價值的追求。
因為知識產權涉及到三大方面,于是在產生糾紛的時候,首先要知道具體屬于哪一類的糾紛,那么才好選擇恰當的方式來處理,從而減少因為糾紛給自身利益造成損害的可能性。而在處理知識產權糾紛的時候,需要遵循一些原則,就包括兼顧公平合理原則、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知識產權糾紛的種類有哪些?
知識產權糾紛的解決方法
如何正確解決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