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延履行可以解除合同嗎
給付遲延
給付遲延,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能夠履行而沒有按期履行債務。其構成要件為:(1)須有債務存在;(2)履行須為可能;(3)須債務履行期已屆滿;(4)須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未履行;(5)須無法律上的正當理由。給付遲延的法律后果為:(1)債權人可訴請強制執行;(2)債務人賠償因遲延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3)在給付遲延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標的物毀損,債務人須承擔履行不能的責任,不得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免責。但如債務人能證明縱然沒有給付遲延,損失仍將發生的,則可免責;(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或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受領遲延
受領遲延,是指債權人對于債務人的履行應當受領而不為受領。其構成要件為:(1)須有債權存在;(2)須債務人的履行需要債權人的協助;(3)須債務已屆履行期且債務人已履行或提出履行;(4)須債權人未受領給付,且遲延受領無正當理由。在遲延受領的情況下,債權人應依法支付違約金,因此給債務人造成損害,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債務人得依法自行消滅其債務,如以提存的方式消滅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所以說遲延履行可以解除合同的。
小編提醒您,必須只有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僅向將來消滅的行為,它是有一種法律制度的。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拆遷補償只能要錢嗎
2021-03-07拆遷補償安置怎樣擇優選擇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