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付款是否構成根本違約
國內A公司與**B公司簽訂購銷瓷磚合同,約定B公司裝運期限為2015年8月10日,A公司付款期限為裝運前20天。2015年7月25日,A公司將全部款項匯至B公司,B公司拒收款項,并發(fā)傳真給A公司,稱鑒于A公司遲延付款,決定解除合同,并要求A公司賠償損失。A公司認為B公司的主張無理,遂提起訴訟,要求B公司實際履行合同。律師分析: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合同是否解除的問題,和A公司的遲延付款是否構成根本違約有密切關系。
根據《合同法》第94條關于遲延履行解除合同的規(guī)定,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能履行或遲延履行造成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均可以解除合同。同時根據《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5條規(guī)定,一方違反合同的效果,使另一方蒙受損害,以致實際剝奪了另一方根據合同有權期待獲得的利益為根本違約。對于本案,B公司作為出賣人,其在購銷合同關系中的期待利益應當為獲得A公司交付的價款,這也是B公司訂立合同的目的。而A公司遲延了4天付款會致使B公司喪失上述期待利益和訂約目的嗎?當然不會,因為遲延付款不等于無力付款或不付款,而僅僅遲延4天也完全不能表明A公司將拒絕付款或無力付款從而使B公司的訂約目的落空。同時,從《合同法》的規(guī)定分析,在遲延付款的情況下,原則上是應當向對方規(guī)定一個遲延給付的期限,在本案中,B公司沒有催告A公司并給其一個合理的期限付款。因此A公司遲延付款不能判定為根本違約從而導致解除合同。本案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B公司是否可以行使后履行抗辯權,拒絕發(fā)貨給A公司。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規(guī)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對于本案,A公司只是遲延履行,即履行不符合要求,根據誠實信用原則,B公司的后履行抗辯權也只能是相應的拒絕A公司按時履行的要求,而并非拒絕履行自己的全部義務。同時,就A公司遲延付款造成B公司的實際損失,B公司可以向A公司索賠。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逾期付款是否構成根本違約”的解答。綜合上述文章所述,在實踐中,一般除了有非常嚴重的根本違約行為,否則法院一般很少做出解除合同的決定。所以我們在關于合同履行糾紛中,應當選擇比較合適的方式來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才有可能以最大的限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什么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人身侵權按城鎮(zhèn)賠償有什么
2021-02-19贍養(yǎng)費能追溯嗎
2020-12-11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勞動合同續(xù)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勞動爭議調解協(xié)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