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傷害案件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涉及到人身傷害案件的處理上,如果已經超過了其訴訟的處理時效,那么司法機關是可以不予受理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合法的認定處理,但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情況應當基于實際,由司法機關來進行認定。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款清交房什么意思
2021-02-17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博羅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3房子評估要多久才能拆
2021-03-17房屋價值評估報告是否合法要怎樣判定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