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刑事案件法院判被告人監外執行原告人可以上訴嗎
民事刑事案件法院判被告人監外執行原告人可以上訴。
患有嚴重疾病,一般是指患有不治之癥或者病危,或者患有需要隔離的傳染病。對于患有嚴重慢性疾病,長期醫療無效的,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有病已失去危害社會可能的;身體殘廢,失去勞動能力的罪犯,也可準許保外就醫或監外執行。但對于被判處死刑或者死刑緩期2年執行尚未減刑的罪犯,一律不準監外執行。法院在判決時發現罪犯具有上述疾病、懷孕等情況,即可以決定監外執行;如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上述情況,應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主管的司法機關審查批準。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應當計算在刑期以內。當監外執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滿)后,如果刑期未滿,仍應收監執行;如刑期屆滿,則應及時釋放。
有關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265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暫予監外執行法律規定亟待完善
有關暫予監外執行的規定多見于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等單獨或聯合發布的文件之中,由于立法規定的不盡完善及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監外執行在實踐中存在無法可依的問題,亟待引起高度重視。以下兩種情況是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1、脫管罪犯上網追逃問題。
2、人民法院在判決的同時作出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續保問題。
監外執行的程序
對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刑罰執行機關的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捏造事實,偽造材料,違法報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2、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以及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為徇私情、私利,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申請,違法裁定、決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3、不具有報請、裁定或決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權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偽造有關材料,導致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被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
4、其他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行為。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內容。我國法律對于當事人的上訴權是有足夠的保護的,想上訴的話大家一定要及時進行上訴。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法律規定
2021-03-08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26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