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買到假貨要怎么處理呢
1、如果朋友圈內的銷售主體是屬于企業,進行過工商登記,具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證件,那么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依法應向消費者進行賠償。
2、一般賠償的金額為產品價款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賠償。
其他法律武器
1、如果朋友圈內的銷售主體是個人,不適用《消法》,適用其它法律。
2、微商在銷售過程中,有違法或侵權行為,則可按照相關民事法律處理,如《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要求對承擔違約或侵權責任。
3、虛假廣告違反了那就按《廣告法》進行處理。
4、侵犯了商標就按《商標法》來處理。
5、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嚴重者有可能觸犯《刑法》。
如何預防買假貨
選擇大型電商平臺:網絡購物盡量選擇信譽較好、證照齊全的大型電商平臺,這類平臺的付款有嚴格的程序,退換貨、維權取證較為方便快捷。保留關鍵性交流信息:通過移動社交平臺購物時,一定要核實商家地址,保留好涉商品服務的數量、型號、質量、承諾等關鍵性交流信息,要求銷售方提供購物憑證等。提高警惕,小心陌生鏈接:對好友發來的消息,尤其是陌生鏈接,最好提高警惕。要到正規的購物網站的手機客戶端購物,不要輕易在不知名的網站或者朋友圈內網購,避免上當。
買到假貨消費者處理手段
1、注意保存好購物發票、單據、保修卡等。
2、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請仲裁。
3、網購時,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實體照片,盡量使用第三方平臺付款。
4、所購商品和收到商品不一致時,可以選擇拒絕簽收。
5、網購時,可以保留出示與賣家聊天記錄,作為維權證據之一。
6、牢記維權電話,出現問題可向市消費者委員會求助,必要時可向警方求助。
7、在協商調解無效后,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另外在朋友圈為產品虛假代言,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的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公安警察能否與外國人結婚,其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