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夫妻離婚訴訟中的法院分配債務負擔問題,多年來一直為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之一,有人甚至主張讓債權人作為離婚案件訴訟中的第三人參加訴訟,以解除法官裁判時的困惑。然而,這終究未能得到立法的認同。
其實,法院分配夫妻債務之不妥當性問題,至少在十年前就有人指出來并提出了建議,主張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不應涉及具體的債務處理。直至近日,仍不斷有人呼吁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沒有必要審理夫妻對外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增補了夫妻財產約定制的具體內容,其中的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由此可見,夫或妻有將財產約定之內容告知債權人的義務,否則其債務仍及于夫妻二人。這樣規定與我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關于“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的精神是一致的,體現了民法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既能保護夫妻的合法財產權益,又能維護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但是,《婚姻法》也同時留給我們一些遺憾,如:在夫妻約定財產制的內容中,對于夫妻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家庭生活費用的負擔及債務清償責任等可否約定未予明確規定,而且,《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往往有可能侵害夫妻一方本人或該方的債權人的利益。因為夫妻共同生活,彼此之間互有日常家事代理權,故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也可能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再比如,《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未規定責任形式。實務上僅是依據民法上的理論而進行的推導,從而認為夫妻應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卻并無婚姻法上的明確規定。根據民法原理,離婚時夫妻對共同債務協議分別負擔的,也應當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當然,這些問題中,有的并非本文所論述的話題,但我們必定要將作為夫妻財產制內容一部分的夫妻共同債務,放在整個《婚姻法》的框架內進行分析。
正因為《婚姻法》存在上述缺憾,才會導致審判實踐中的觀點不一,裁判不一。《婚姻法》第四十一條僅對夫妻共同債務作了“應當共同償還”的原則性規定,而且規定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至于人民法院以何原則、以何標準判決,則全憑法官的自由裁量了。有觀點認為,無論如何,該規定還是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的,僅在協議不成時才會體現國家適當干預的原則,人民法院判決償還,是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財產狀況或償還能力等情況進行的確定,只對內部產生效力,不能對抗債權人。
相關知識:夫妻債務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2018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1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患者能否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
2021-02-12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對違法使用區塊鏈信息服務用戶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24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