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父母離婚監護人是誰?
母離婚后,子女的撫養權可以歸其中一方;但是雙方依然均是雙方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二、什么情況下可以剝奪父母的監護權?
民政部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規定,監護人有七種情形的,人民法院可根據有關人員或者單位的申請,判決撤銷監護人資格。
“一個嚴重侵害孩子權益、沒有資格再教育孩子的人,你再讓他帶孩子,將來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撤銷監護人程序,就是考慮了孩子的最大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研究室主任胡云騰說,《意見》根據民法通則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列舉了七種嚴重情形,被申請人有七種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其監護人資格。
1、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將未成年人置于無人監管和照看的狀態,導致未成年人面臨死亡或者嚴重傷害危險,經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六個月以上,導致未成年人流離失所或者生活無著的;
4、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無法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因服刑等原因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致使未成年人處于困境或者危險狀態的;
5、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經公安機關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部門三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嚴重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學習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情節惡劣的;
7、有其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
父母親婚姻關系的解散并不影響到父母親對于孩子的監護權利,可以說關系到孩子本人的一些重大決定的情況下,仍然是需要同時尊重父母親兩個人的意見的。只能說,有撫養權的這一方平時對孩子的監護會更加多一些,但第一法定監護人的監護權不能在正常情況下無緣無故的被剝奪。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站未經允許提供下載違法嗎
2020-11-25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回購房
2020-11-12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