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路上或者是一些場合撿到東西的行為,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小時候如果能在路上見到幾毛錢都能高興很久,我國的物權法中對于撿到的東西有分兩種狀態,一種是不當得利,還有就是無因管理。那么關于撿到東西屬于不當得利還是無因管理的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
一、 撿到東西屬于不當得利還是無因管理
撿到寵物狗是拾得遺失物,對其悉心照顧登報尋找是無因管理,若找到主人可請求無因管理費用返還;撿到名貴樹木同理。
是否是拾得遺失物主要看該物是否無主物,這要結合社會上一般的認識判定。比如垃圾場撿到東西原則上就擁有了所有權,小區內撿到一只寵物狗原則上就是拾得遺失物。
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的區分
第一,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而管理他人事務,便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形成一種社會關系。法律欲想最佳地調整這種關系,至少應規定如下問題:管理人以為本人謀利益的意思管理事務支出的必要費用,應有權請求返還;管理人因管理事務所獲得的利益,有義務交還本人;在可能的情況下,管理人有義務把管理的事務的事實及進展情況及時通知本人;管理人違反上述義務給本人造成損害時,應承擔賠償責任;管理人因管理事務而受到其他損失時,有權請求本人予以賠償。這些內容只有無因管理制度才能包攬;而不當得利制度只能解決其中的管理費用的償還和因管理事務所獲利益的返還,其他問題無法涉及。
第二,不當得利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因此在受益人為善意時,返還的范圍僅僅以“現存利益”為限,如果受益人未獲利益或因其善意使所獲利益喪失,則不存在返還問題。無因管理中,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很可能支出必要費用,但卻未必獲得利益。若以不當得利制度取代無因管理制度,則不利于對管理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第三,無因管理是立法鼓勵助人為樂、危難相助、見義勇為風尚的產物,其制度意義在于劃清侵權行為和互相幫助行為的界限。相形之下,不當得利制度就不具備同樣的目的與功能。
撿到東西屬于不當得利還是無因管理?在路上如果撿到東西,將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據為己有是屬于不當得利,如果涉及到一些犯罪行為的,就構成了非法侵占,如果將遺失物先存放在自己這里,然后尋找失主的,屬于無因管理。
不當得利之債有哪些內容
不當得利的法院管轄如何規定?
不當得利拒不返還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2020年公司具備什么條件才能上市
2021-02-22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