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材料有哪些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
(二)證明侵權事實存在的證據
1、新聞媒體、書刊對公民或法人報道失實損害其名譽的證據。如報道內容的原始載體。
2、虛構事實,含沙射影,對他人進行誹謗的文學作品。
3、以口頭、書面或暴力方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侮辱,貶損他人人格的證據。可舉出證人證言、書面材料。
4、以隱瞞真相、捏造事實并加以傳播的方式詆毀他人名譽、信譽,損害他人尊嚴的證據等。
(三)證明侵權事實造成損害后果的證據,如單位處分,當事人精神受打擊患精神病,法人經濟效益滑坡等證據。
(四)被告如主張免責,應提供其沒有過錯,或沒有損害原告名譽權的證據。
(五)有具體訴訟請求的,應提交訴訟請求金額的計算方法、依據和清單。
二、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意見評價是否會侵害名譽權。
被告依照合同約定在工作聯系單中提出意見評價,屬于侵害名譽權的一種抗辯事由,是一種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
侵害名譽權的抗辯事由,是指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承擔侵害名譽權責任的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實。王利明先生認為,抗辯事由主要有如下幾種:內容真實,正當的輿論監督,合理引用,正當行使權利,受害人同意,第三人過錯,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義務。
正當行使權利應具備如下要件:
(1)必須有合法授權或依據法律規定、合同約定享有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
(2)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是必要的。正當行使權利并非都會造成對公民和法人名譽權的侵害,只有在必須行使權利而且行使權利會造成對他人損害的情況下,才能成為抗辯事由。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據合同約定對職工作出的涉及個人品德的意見評價,屬于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即使評價有不當之處,也不能認為是侵害名譽權。因為依據合同約定作出意見評價本身是合法行使權利的表現,不應涉及名譽權的侵害問題。但是,如果超出職權范圍,惡意散布有損他人名譽的言論,則可以構成侵權。在本案中,根據監理合同約定,被告認為監理人員不符合要求,有權書面要求調換監理人。被告發出工作聯系單,作出意見評價,被告的行為是在行使合同賦予的權利,不構成侵權。
名譽權被侵犯的,是民事權利被侵犯。此時被侵權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且賠償自己的損失。當然,也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以誹謗罪或者侮辱罪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但無論是哪一類的訴訟,其中都要求被侵權人能夠提供充分的證據。
侵犯名譽權案件訴訟費是多少?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2020-11-28行政公文種類包括哪些
2020-11-29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婚內保婚協議有效嗎
2021-01-27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