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主要是指什么
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這些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所謂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任何個人、媒體,不得發布捏造虛假信息、刊登誹謗新聞,否則構成名譽權。如果是真實事件發布,則不構成名譽權。
二、如何認定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等。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名譽權,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對名譽權的侵犯。要知道侵犯名譽權屬于侵權行為之一,作為被侵權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維權。包括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等。而在維權的過程中,依法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
侵害名譽權糾紛
名譽權糾紛開庭后裁決時間多久?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民事訴訟參與人
2021-02-0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