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方法
一、加強對網民的法治教育,積極引導網民文明上網。
網民有言論的自由,但在行使自已的言論自由權利時,不得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網民在網絡上遨游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對此承擔法律責任。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首例“網絡暴力”案的判決,就有很好的法治教育作用。
二、加快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與保護在法律的規范下達到平衡。
要防治網絡誹謗,應加強法治建設,用法律手段保護網絡隱私權不受侵犯。中國現行法律里面有許多與名譽權有關的規定,這些規定散見于前述的法規中。但是就公民隱私權的立法抑或是公民個人信息立法尚是一片空白,特別是在網絡隱私權的保護問題上,中國基本還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況,而在首例“網絡暴力”案就是因為網民對他人如住址、電話、單位等個人信息的傳播,致使一些誹謗性的語言攻擊能準確地瞄準被傳播者。網絡侵犯隱私權的情形主要集中在個人信息在收集、處理、傳輸和利用等環節中。世界上國家或地區已經有超過50個制定了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通過限制公權力的途徑來保護個人信息已經是通用做法,這方面中國尚處于落后地步,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會有效遏制網絡誹謗行為。
三、建立合理的網絡規則,加強行業自律,同時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
中國互聯網協會曾于2002年發布了《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然而,該公約規定:中國互聯網行業從業者接受該公約的自律規則,均可以申請加入本公約;本公約成員單位也可以退出本公約。實際上該協會也就200來個會員單位,為數甚少。2003年,中國互聯網新聞信息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搜狐網等30多家互聯網信息服務單位共同簽署了《互聯網信息服務自律公約》,承諾自覺接受管理和公眾監督,堅決抵制“有害信息”,但參與者只有30來個,這個數量是中國互聯網的冰山一角。建議互聯網行業采取律師業的做法,從事互聯網經營的單位當然是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會員,當然地受《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的約束,這樣才有自律力度,同時要建立起違反行業紀律的懲處制度。
網絡誹謗時隱時現,只有切實將其納入法治軌道,并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的政策、方針,網絡誹謗才可能最終煙消云散,人與網絡才能和諧相處,到那時,誹謗不再,自由依舊。
綜上所述,關于網絡誹謗,公安部門積極預防,這不僅體現了公安部門懲治惡人的決心,也體現了政府一切從市民的利益出發,保護市民的信息安全。小編也提醒各位,不要輕易相信網上散步的信息,理智對待,如果發現涉嫌犯罪的信息,應該及時通知公安部門。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B超有漏診醫院不服判
2021-03-16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建立農村水污染受害者社會救助機制
2020-12-04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