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確定監護人的,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⑴必須經過有關組織予以指定。對于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于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法院確定監護人要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中的(1)(3)項或第17條第1款中的(1)~(5)項規定確定指定監護人的順序。
(3)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還應當在接到有關組織關于指定監護的通知(書面或口頭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二、如何申請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三、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因此,對于沒有監護人的未成年人或者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來說,具有一個監護人是非常重要的。在法院進行指定監護人的期間,監護人的備選應當符合以上幾種情況。同時,監護人應當盡自己的全力行使好監護權,做到關愛被監護人,保證被監護人健康生活,得到相應的關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必須是凈地嗎
2021-01-23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