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去世未留遺囑怎么分配遺產?
可以根據法定繼承或者遺贈扶養協議來分配遺產。遺產分配是指財產所有人死亡后根據法定繼承、遺囑或其他法律規定對其遺產的分配制度。遺贈扶養協議效力最高,其次遺囑繼承,再次法定繼承。《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
二、有效要件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在訂立了遺囑后也是需要按照遺囑規定的內容去執行,那么在訂立遺囑時也是需要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并且在自愿的情況下訂立的,同時在遺囑中也是需要將自己的財產進行分配,如果在訂立的遺囑中有任何的違法行為后該遺囑也是不具備任何的法律效力的。
婚后繼承遺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關于中國遺產稅如何征收?
怎樣認定個人的遺產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多少物業費可以起訴
2021-01-24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