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違約違約責任有哪些?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罰則等形式。對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主要應以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補救措施方式為輔,違約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場合。
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特定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相對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債務的責任方式。尤其在單位違約時應首選以繼續履行的責任方式來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競爭日趨激烈、業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當注意的是,繼續履行僅發生在用人單位違約的情形。勞動者違約,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援引實際履行制度。這是因為勞動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強制勞動者履行勞務,無異于對債務人人身施以強制,侵犯人身自由,與現代社會以人格尊重、人身自由受保護的基本價值相違背。
無論是在解除勞動合同之中,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一旦違背了合同的相關規定,那么都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一般來說,如果勞動者進行解除勞動合同的話,必須提前30天向用人單位進行說明,然后用人單位可以在適當的時間之內找到相應的職工。
公司能在勞動者工傷復發解除勞動合同嗎?
公司法人要簽勞動合同嗎?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區別是什么?
在我國事業編制寫勞動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