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婚姻法中規定,因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是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所以,如果是因為家庭暴力離婚的,受害方有權請求給予損害賠償。那么因為家庭暴力離婚申請補償有哪些標準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您一一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3.實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明確表明了我國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定情形。
因為家庭暴力行為導致離婚的,無過錯的一方可要求另一方給予賠償。
《婚姻法》規定,因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因此,如果是因為家庭暴力離婚的,你有權請求你前夫給予損害賠償。
因家庭暴力而請求損害賠償的,通常是在離婚時提出。如果在離婚時沒提出損害賠償要求,并且在協議離婚時沒有明確放棄這項請求,那么,在辦理離婚登記一年內,可以提出損害賠償,要求對方給予經濟賠償,對方如果不同意,受害方可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訴訟請求。
怎樣界定家庭暴力?我國新《婚姻法》未作規定。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其明確作了規定,指出: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家庭暴力問題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據中國科學院調查,全國婦女遭受家庭暴力占30%,近年來,由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案件不斷增多,施暴者理應對受虐者給予損害賠償。
相關知識: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1.涉及家庭暴力離婚案件,受害人應保留相關證據,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受害婦女遭受暴力侵害后,及時、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種證據,包括:身上的傷痕、帶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齒、揪掉的頭發、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兇器如刀、針、鐵棍、木棒、石頭等。
3.平時注意保留書證、物證,如驗傷病歷記錄、警察筆錄、被破壞的衣物、對方使用的兇器等。
4.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向婦聯組織、人民調解組織、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公安機關或其他組織求助或報警,相關的證明或書面記錄可作為證據使用;施暴人因施暴而做出的口頭、書面悔過或保證也可以用作證據。
5.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為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可向法院申請調查相關證人的證言。
6.未成年家庭成員也可作證,只是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作證可能會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傷害。
●離婚損害賠償中如何認定過錯方的責任
1.當我們明確了實施家庭暴力的主體和侵害的對象后,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自然就是如何認定施暴者的暴力行為與受害者的傷害結果之關系問題了。暴力行為的表現形式依照上述司法解釋有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及其他手段。前者即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等實際上是屬于身體暴力的范疇;后者即其他手段可包括語言暴力和性暴力。因為,后這兩種暴力形式在婚姻家庭中都是客觀存在的,它們是家庭暴力中除身體暴力外的另兩種表現形式。那么,語言暴力、性暴力在審判實踐中如何來認定?
筆者認為,語言暴力,一般是以威脅、恐嚇、謾罵、挖苦、侮辱等方式來威嚇、虐待對方,造成受害一方長期在精神、心理方面產生壓力與痛苦;性暴力是指丈夫為滿足自己的性欲,在妻子病重、經期、產期、哺乳期等特殊情況下,違背妻子意愿,經常強迫其從事性行為或用殘暴的方式傷害妻子的生殖器官,使其身心受到極大損害的行為。
家庭暴力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非是一切家庭暴力行為都能提起損害賠償的,只有那些施暴行為足以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并造成一定的傷害后果時,過錯方才應承擔起賠償責任。但“一定的傷害后果”其標準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此未做出明文規定。
筆者認為,由于婚姻損害賠償包括物質與精神賠償兩個方面,因此,其傷害后果的標準也應當以這兩方面的損害事實作為參考指數即包括肉體損害和精神損害的事實。而肉體損害事實筆者認為可依照刑事法律標準分為重傷、輕傷、輕微傷來認定。因為刑事法律這種區分肉體傷害程度不僅是比較科學的,而且依照其標準來作為確認離婚損害賠償中家庭暴力之傷害結果并無不妥;同時,在審判實踐中民事損害的賠償依據也往往是借鑒或參照刑事傷害這一標準的。
因此,只有依照刑事傷害的法律標準,才能在審判實踐中對“一定的傷害后果”作出科學且公正的界定。精神損害事實筆者認為,可依照醫學上的標準分為精神衰弱、精神失常、精神錯亂等。但要明確肉體上的損害結果如輕傷并不一定就給受害者造成精神衰弱、精神失常等后果即肉體上的損害與精神的損害并不都是一致且并不都是具有因果關系。
只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受害者的精神損害是同過錯方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的,人民法院才可以認定。由于家庭暴力有法定性及權威性的損害結果作為參照依據,這樣,在司法實踐上,認定實施家庭暴力者的過錯責任就比較容易掌握,其所造成的傷害結果及程度就易于明了,從而不會陷入盲目及主觀臆斷的誤區。[全文]
法律的作用就是保護弱者懲罰犯罪者,所以在遭遇家庭暴力是可以采取起訴離婚的方式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還有對此專題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通過登錄律霸網站進行咨詢了解,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在線解答,帶您走出困惑。
如何處理家庭暴力問題
遭受家庭暴力如何賠償
面對家庭暴力應該如何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軍人離婚要部隊領導批準嗎
2020-12-14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土地流轉協議要交押金合理嗎
2021-03-02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22安置房一房多賣怎么辦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