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一件美好喜慶的活動,彩禮則是中華傳統留下來的風俗習慣,各個地方不盡相同,但是近幾年來彩禮的漫天要價讓很多家庭無法承擔,成為社會焦點。因此國家司法對此進行管理,出臺相關規定限制彩禮,那2017新婚姻法彩禮規定有哪些?下面就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一、什么是彩禮
彩禮,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西周時確立并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是“彩禮”習俗的來源。“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中的“納征”是送聘財,就相當于現在所講的“彩禮”。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
二、我國法律對彩禮有什么規定
“彩禮”的表述并非一個規范的法律用語,人民法院審理的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按照有關規定被定為“婚約財產糾紛”。婚前給付彩禮[1]的現象在我國還相當盛行,已經形成了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但當時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蘇區頒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中,已有了廢除聘金、聘禮及嫁妝的規定。新中國成立后,我國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對婚約和聘禮作出規定,且都規定了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內容。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訂婚作為結婚的前置程序,在農村尤盛。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訂婚的彩禮也在不斷提高,小到金銀首飾,大到上萬元的現金、汽車、住房等。一旦雙方最終不能締結婚姻,則彩禮的處置問題往往引發糾紛,訴諸法院的案件也逐漸增多。
2004年4 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此條件的規定,標志著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于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一)》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于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
三、返還彩禮
1、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婚約解除,返還彩禮的數額可根據其過錯程度、雙方的經濟狀況等因素,酌情減少”。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兩年以下,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內三個月以上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50%;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70%;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同居關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間女方懷孕或者流產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礎上再減少5%至20%。
如果是索要彩禮錢、首飾錢等,就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從上述內容可以知道,2017新婚姻法彩禮規定從彩禮數額,彩禮形式以及彩禮返還等方面限制,確保男方能夠順利的完成彩禮的贈送,避免出現高額彩禮的出現,讓結婚不在變得太過金錢化。當然婚姻本身就是建立在愛情之上而不是金錢之上,彩禮只是增加雙方的喜慶氛圍與相互的尊重程度,而不是一種攀比和買賣。
哪些情況下彩禮不予返還
彩禮返還起訴狀范本
不返還彩禮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過工傷認定和仲裁時效的工傷賠償糾紛并非已過訴訟時效
2020-11-26承諾什么時候送達才有效?
2020-12-26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偷拍別人會被怎么處罰
2021-01-04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