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戀愛中互贈財物或互贈訂婚彩禮應視為一種純粹的贈與行為,所得財物一律不予返還。專家不敢茍同此種觀點。締結婚姻過程中雙方互贈財物的行為畢竟不同于民法理論中普通的贈與行為,這是男女雙方為了共同的美好愿望而自愿付給或許可對方占有自己的財物,當不能締結婚姻時,男女雙方的感情利益均受到傷害,如果給付一方在承受了精神痛苦后,又因財產性利益受損而不能得到補償,無疑加重了其精神損害,這顯然違背了我國民法理論中的公平原則,再者我國目前民間男女雙方訂婚時互送彩禮已成一種風俗,并把這種行為視為雙方婚約成立的標志,給付方和接受方均是以將來能共同享有此類財物的所有權為心理因素,當解除婚約時,民間通常的作法是接受方將數額較大的財物返還給對方,如果人民法院將此種行為一概視為純粹的贈與行為,也違背了公序良俗原則。
另一種觀點認為,可以把婚約或者雙方在戀愛中互贈財物的行為視為一種附條件的合同行為,即附義務的贈與,贈與人饋贈財產具有與對方結成夫妻的目的,受贈人接受訂婚彩禮,或者在戀愛中接受貴重禮品,可以認為是接受附條件的贈與,當不能結婚時,贈與人堅持要對方返還的,接受彩禮的一方應當退回彩禮。此種觀點雖然也彌補了贈與人的財產損失,但專家認為將此行為定性為附義務的贈與有不妥之處。首先從附義務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素中來看,當事人之間所約定的義務必須是合法的,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當事人一方在給付另一方財物的同時,強加給對方必須與己結婚的負擔,違反了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婚姻自由的原則,干涉了接受方對婚姻選擇和決定的自由意志。另外,此種付義務贈與的通俗的講就是說,你接受了我的財物,理應與我結婚,否則就返還財物,按照此種通常的解釋,附義務贈與的定性方法使得男女雙方之間的互贈財物行為便難逃買賣婚姻之嫌了。
目前有諸多學者在其著述中將男女雙方為結婚而贈與對方財物的行為歸入一種特殊的贈與,即目的贈與,專家同意此種理論,因為目的贈與同附義務的贈與的區別在于目的贈與的贈與人不得向受贈人請求結果的實現,即給付方不得因給付而要求對方必須與其結婚。此種理論滿足了男女雙方以結婚為目的贈與對方財物的行為的一般屬性和特殊性。并且持此種理論的學者也主張,贈與人在目的不能實現時,可請求受贈方返還其給付的財物,但對于權利人返還財物的請求權的性質尚有爭議,有的主張為物上請求權,有的主是為了債權性請求權,專家同意后者的觀點,并且認為此請求權應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理由如下:
首先,物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而產生的請求權,是以恢復其合法物權的良好狀態為目的的權利,而男女雙方以結婚為目的將財物贈與對方,其所有權已發生實際轉移,那么在喪失物權的基礎上該所謂的“物上請求權”便是無本之源了。
其次,作為債權性請求權,因債的發生原因不同,男女雙方締結婚的,雖為平等主之間涉及財產利益的民事行為,但其帶有強烈的人身性質,不是一般的合同關系。對方因故不能締結婚姻不能說是違約或侵權,所以此請求權顯然不是合同上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再者所謂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損而自己獲得利益,就其“沒有合法根據”的解釋,當涵納本無合法根據和合法根據爾后消滅兩類,專家論述時所依據的應為后者,男女雙方在戀愛或訂婚時,因雙方存在將來必然結婚這個默示的合意,一方給付對方一定的財物,對方加以占有存在合法的根據,而當雙方不能締結婚姻,不論原因如何,此種默示的合意便不存在了,且一方面其主張返還,那么取得財物方便喪失了占有的合法證據,且使對方財產利益受損。那么他們取得的利益便轉為不當利益,受損方可依此法定理由主張權利。
專家認為,將婚約財產糾紛從法律上界定為不當得利進行處理,才真正符合“公平”的法律理念和我國民間的風俗習慣,有效的平爭息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黃周端律師,中共黨員,福建省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現執業于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為專職律師。黃律師具有多年的法學教育背景,在從事多年的律師執業期間,具有豐厚的法學功底和實踐經驗,條理清晰、庭審應辯能力強。對待任何案件,無論標的大小,都能夠細心專業的分析處理案件。工作作風優良,收費公道,是值得信賴的律師,長期以來一直深受當事人的一致信任及好評。黃律師執業前期辦案廣泛涉及婚姻家庭、房產糾紛、工傷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債務追償等經濟合同等民事案件以及刑事辯護等領域的法律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并已成功代理了多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繼承及在爭取孩子撫養權、財產分割等訴請基本達到當事人的預期效果)、工傷賠償、債權追討、交通事故賠償以及刑事辯護案件,維護了眾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的經濟損失。這些成功的案件也為其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單位: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手機:15980206080。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59號世界金龍大廈16層(附近站點:古三座、樹兜站)QQ:583567300,微信:15980206080、zhouzhou
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出軌離婚賠償怎么算
2020-12-28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