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離婚糾紛中的“過錯”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xié)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終止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離婚涉及的法律問題以及影響離婚的因素很多。“照顧無過錯方原則”是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中的一個基本原則,而夫妻一方的某些過錯還可能導致離婚時對另一方的賠償。根據(jù)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在這里,我們簡要闡述一下離婚時的“過錯”問題。
一、“過錯”的概念
法律沒有對離婚糾紛中的“過錯”下定義。我們認為,離婚糾紛中的“過錯”,是指夫妻一方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或?qū)ε渑家环綄嵤┣謾嘈袨椋瑢е屡渑家环绞艿讲煌潭葥p害的行為。“過錯”的形式多樣,比如婚外情、家庭暴力、吸毒、賭博等不良惡習、重婚等。
二、認定“過錯”的證據(jù)
(一)直接認定“過錯”的證據(jù)
接報警記錄、驗傷單、傷殘鑒定書。若配偶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而另一方及時報警驗傷,若報警驗傷相關證據(jù)能直接證實加害人系配偶另一方,并有一定的傷害后果,可直接證明加害一方存在過錯。
因吸毒、賭博、違法行為而被采取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措施等。若配偶一方因違法犯罪行為被予以行政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通知書、刑事判決書等,都可以證實配偶一方存在過錯。
直接證明一方有“婚外情”的證據(jù)。實踐中,直接證明一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jù)很難取得,不僅是因為“捉奸在床”較為困難,而且還因為收集證據(jù)尚需采用合法手段的要求。但是,實踐中,若過錯方自認或過錯方自己錄制的與第三者性愛的錄像、照片、與非婚生子親子關系的鑒定書等,均可以證實。
(二)間接認定“過錯”的證據(jù)
間接認定對方有過錯的證據(jù)形式表現(xiàn)多樣,這些證據(jù)雖然不能直接證明對方有過錯,但從證據(jù)本身的相互鏈接以及通過通常的邏輯判斷來看,可以得出另一方存在過錯的結(jié)論,或者這種過錯結(jié)論的概率性較大。
有了直接能證明對方存在過錯的證據(jù),可以使法院在判決時,依照“照顧無過錯方”的處理原則,適當對無過錯方予以照顧。間接“過錯”證據(jù)的收集,不一定要達到對方一定存在“過錯”的最終結(jié)論,只要能證明對方在處理夫妻關系上或者處理與異性關系的做法上,是導致夫妻產(chǎn)生感情隔閡的原因,也對自己有利。
三、常見的“過錯”對離婚糾紛的影響
(一)“婚外情”對離婚糾紛的影響
我國《婚姻法》第四條規(guī)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是婚姻法關于家庭關系準則的規(guī)定,其中首要的就是夫妻之間忠實義務的規(guī)定。夫妻忠實義務是指夫妻之間專一性生活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共同生活中應當互相踏實以維護婚姻關系的專一性和排他性,夫妻雙方互負同居,夫妻雙方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夫妻忠實義務是建立在婚姻基礎之上的,婚姻是人生當中很重大的一件事情,每個人決定與另一個人結(jié)婚的時候,其實就是把自己交給了對方,一輩子就跟隨著對方。在這樣通俗的話語下,我們更能看出婚姻就是意味著專屬,具有獨立性,也是一種限制。
“婚外情”就是違反夫妻忠實義務的典型表現(xiàn)。我國目前的法律沒有“婚外情”的概念。我們認為,“婚外情”是指已婚人士與配偶之外的異性發(fā)生某些違反《婚姻法》第四條規(guī)定的忠實義務,并產(chǎn)生不同程度身體接觸的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
1、通奸,通奸指有配偶的男女與他人私密、暫時、自愿發(fā)生兩性關系的行為,對于大多數(shù)夫妻而言,性生活是構成婚姻的生命基礎。
2、重婚,重婚指有配偶的男女又與他人結(jié)婚的違法行為,在重婚關系中,一方或雙方的合法婚姻并未基于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而終止,而又締結(jié)了新的行為或以夫妻名義與他人同居。
3、有配偶而與他人同居的行為,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包“二奶”。
4、姘居,指有配偶的男女與他人共同居住生活并發(fā)生兩性關系的行為。
5、賣淫嫖娼行為,這種行為無疑也違背了夫妻忠實義務,違反夫妻一夫一妻制,敗壞社會風氣,擾亂社會治安,容易誘發(fā)各種刑事案件,同時也損害婦女的身心健康。
民事證據(jù)種類很多,當事人由于對法律不甚了解,都有臨時抱佛腳的做法。一般是在訴訟前,往往是馬上要面臨上法庭了,才匆匆忙忙看看《婚姻法》或咨詢律師或咨詢有經(jīng)驗的朋友。但是,當事人在法律條文理解上斷章取義,理解片面,加上受到社會各種流傳的錯誤說法的影響(比如誰先起訴誰吃虧、只要找出對方有第三者的證據(jù)一定能得到賠償?shù)?,做了很多無用功。
(二)家庭暴力對離婚糾紛的影響
從我國歷史發(fā)展來看,由于受到長期封建思想的影響,家庭暴力屢見不鮮,且施暴者大部分是男方。家庭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比較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經(jīng)濟問題;二是工作問題,工作壓力太大,用打老婆的方式釋放壓力;三是性格問題,大男子主義、占有欲太強、疑心太重等;四是習慣問題,有喝酒、賭博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在事后容易傷害配偶;五是孩子問題,對孩子的管教意見不一,或丈夫重男輕女觀念嚴重;六是性問題,女性對丈夫的要求不愿配合,性生活方面有分歧;七是婚外戀問題;還有與家庭其他成員的糾紛如婆媳關系不好導致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最常見的是身體上受到傷害;其次就是越來越多的“冷暴力”,還有少數(shù)為性暴力。“冷暴力”正在成為越來越常見的暴力行為,也就是雖然不打,但是通過冷言冷語、謾罵、侮辱、恐嚇、不理睬等行為,使配偶從精神上受到傷害。“冷暴力”給人帶來的傷害并不亞于身體上的傷害,嚴重的還會使人精神失常。家庭暴力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包括家庭破裂,嚴重者還有導致家庭成員(主要是妻子)精神分裂,甚至致殘、致死,同時對兒女的身心影響也十分嚴重。
我國《婚姻法》第三條將“禁止家庭暴力”確定為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原則。同時,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對“家庭暴力”定義為: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制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反對家庭暴力不僅體現(xiàn)在《婚姻法》中,在《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也有體現(xiàn)。
家庭暴力是影響婚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惡劣程度更是不言而喻。《婚姻法》也將家庭暴力確定為法院判決離婚的法定理由之一。遭遇家庭暴力時不能妥協(xié)退讓,要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家庭暴力想離婚首先可以協(xié)商解決,如果協(xié)商不成的,無過錯方可以收集家庭暴力的證據(jù),包括醫(yī)院的病歷、報警記錄,還有以前發(fā)生家庭暴力的相應證據(jù)到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三)不良惡習對離婚糾紛的影響
法律沒有對不良惡習進行定義。依據(jù)《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中的規(guī)定,明確夫妻一方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法院可以此作為準予離婚的法定理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中規(guī)定:一方好逸惡勞、有賭博等惡習,不履行家庭義務,屢教不改,夫妻難以共同生活的可作為判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情形之一判決離婚。我們認為,《婚姻法》中所稱的“不良惡習”,是指配偶一方有吸毒、賭博、酗酒、打罵、涉黃等惡劣習慣,對婚姻家庭生活、特別是夫妻感情造成嚴重影響的行為。
不良惡習不同于家庭暴力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這類情況。家庭暴力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只要存在,即構成法定判決離婚的理由。而不良惡習則不同,僅證明對方存在不良惡習尚不足以構成法定判決離婚的理由,還需要證明對方存在不良惡習且屢教不改,方可構成法定判決離婚的條件。
綜上所述,在離婚糾紛中,正確把握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對方的“過錯”,不僅能盡快結(jié)束雙方已經(jīng)名存實亡的婚姻關系,而且能讓自己在離婚時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2-17農(nóng)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1-27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土地轉(zhuǎn)讓和劃撥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2-29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yǎng)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1-08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公司拆遷補償工資怎么算
2021-02-2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公租房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0簡易房拆除程序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