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對于勞動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現象,相信您應該并沒少見,但您要知道,解除勞動合同是必須要符合法定條件的。那么,在一般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有哪些條件呢?而在實踐中,單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又該如何操作才好?下文中律霸小編就來為大家做一一解答。
一、解除勞動合同要哪些條件
我國勞動法在規定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時,就勞動者有過錯和勞動者無過錯兩種情況作了不同的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二、單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操作
按照《勞動法》第31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但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違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規定,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賦予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在實際行使的時候,但也要在法律規定的情形下進行,并且按照規定來解除。而在工作中,有些單位杖著自己的有利地位,任意的解除勞動合同,其實,它們這么做是不合法的。而在單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其實也是有可能存在違法解除的情況,這點還請大家注意。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預售合同有法律效益嗎
2020-11-302020新婚姻法新規定一女可以嫁倆男嗎
2021-03-12別人房子倒了砸到車要怎么辦
2021-01-22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