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簡介】
被告人張某某和被害人王某某均系某高中在校學生,被告人張某某和被害人王某某爭做某漂亮女生的男朋友而發生恩怨。一天,張某某約王某某到操場評論這個事情,話不投機,雙方拳腳相加。張某某掏出事先準備的彈簧刀將王某某捅刺數刀,后王某某因流血過多,死亡。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上,被告人張某某的家屬主動賠償40萬元,被害人的家屬認為學校方作為管理人,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將被告人及學校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被告提起訴訟。
【審批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按照當時賠償標準,應當賠償被害人為38萬元,被告人張某某的賠償數額已經超額賠償,學校作為補充賠償責任不再承擔賠償義務。
一審判決后,被害人就刑事附帶民事部分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及被害人均系未成年在校學生,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校對其在校學習、生活依法負有教育、管理職責。被告人及被害人在學校發生傷害事故,學校未完全盡到教育、管理職責,依法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承擔相應責任。張某某系在校學生,一審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判學校承擔補充責任系適用法律錯誤。二審法院判決學校方應承擔損失數額的30,即11.4萬元。
案件引申探討:哪些情況學校要擔責?
第一,學校提供的校舍、場地、設備、物品等不符合標準,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比如學校的校舍、場地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等。
第二,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履行教學、管理義務時,行為方法不當造成或引發的學生傷害,如體罰、毆打、辱罵學生、批評方法不當等。
第三,學校在進行教學、監督、管理活動中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的學生傷害。比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