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保護的法律意義是什么
人身權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歷來受到法律的多方面的保護。在古代中國,即有“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的“約法三章”。在古羅馬,《十二銅表法》第八表第二條規定:“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態復仇而毀傷其肢體。”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法治建設的進行,公民的個人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作為公民基本權利的人身權,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為了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憲法》早在1982年就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01條同樣對名譽權的保護作出了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名譽權屬于人身權的一種,人身權不受侵犯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五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損害,公民或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審理名譽權案件,確定民事責任范圍作了一些規定。
在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四權當中,人民法院受理的名譽權案件明顯排在首位。因此,研究如何保護公民的名譽權,即如何對受害人實施法律救濟,對建立健全我國名譽權保護法律制度有著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侵犯名譽權法律責任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律霸網上面有許多幫助人們保護名譽權的律師,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履行勞動法私企能例外嗎
2021-02-03股東虛假簽字能否行政訴訟
2021-02-13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