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財產權有哪些
(1)通過法定義務人應盡的撫養義務而獲得的財產,這部分專供其個人使用的物質生活資料和費用構成未成年人最基本的合法財產。
(2)通過勞動、營業所獲得的收入。我國法律以16歲為勞動就業、參軍的最低年齡,民法將憑勞動收入自食其力的16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未成年人通過合法勞動獲得的經濟收入受法律保護。此外,部分未成年人因具有某種特殊技能或專長而被特定行業、部門招收錄用,所獲收入理應屬于自己。
(3)參加各種競賽、評選活動,以及因懸賞廣告、抽獎、有獎銷售等完成規定行為所獲得的獎金和獎品。
(4)未成年人在掌握一定知識、技能后,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或者小發明創造而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擁有知識產權,對相關收益享有財產權。
(5)接受贈與或遺贈的財產。在法律上是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
(6)繼承的財產。根據繼承法規定,未成年人是父母的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還可以代位繼承其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遺產,并且可以成為遺囑繼承人。即使尚未出生的胎兒,法律亦明確遺產分割時須為其保留必要份額。
(7)按照國家法律、政策規定給予未成年人的財物。
(8)行使人身損害的賠償請求權所獲的賠償金,以及行使保險關系中的利益求償權得到的保險金。
(9)以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從事經營、投資活動所獲的各項收益。
相關的法律規定:
最高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
也就是說,未成年人可以通過贈與、獎勵的等方式獲得自己的財產。而且,法律并未否定未成年人對自己財物主張所有權。被執行人作為監護人,對屬于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只有在不妨礙行使財產使用權的情況下代為保管財產,而不得任意處分未成年人財產。
《民法通則》第9條規定:“公民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民事權利能力不同于,民事權利能力是充當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所必須具備的法律資格。這種資格生來具有,不因年齡小而喪失。而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獨立實施的法律資格。正常人只有到達一定的年齡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但這并不影響其民事權利能力和作為公民擁有的財產權利,如通過接受贈與、繼承遺產、接受勞動報酬等方式獲得財產。但由于未成年人年齡較小,從保護其利益的角度出發,法律規定由其人保護他們的財產,待他們成年后再交還給他們。
我國《民法通則》第18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p>
根據法律的規定,監護人在管理和保護被監護子女的財產時,除了出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外,不得隨意侵犯和處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雖然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一般情況下其無法通過進行勞動獲取勞動報酬,而且因為其所實施的民事行為可能被認定為無效,所以其經濟來源比較有限。但是法律規定,未成年人對于接受純獲益的民事行為是合法有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工傷了該怎么辦
2021-01-06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