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精神損害問題作為一個法律概念出現在世人面前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迄今為止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法學界對它的看法一直存在爭議,從是否把它作為一條制度規定到法典中,到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受償主體的范圍,法人可不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等等一系列問題法學界學者們從以前一直爭論到現在。當然把精神損害作為一項法律制度規定到法典中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我國也不例外。但是作為一個法律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的國家來說,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還極度不健全,有很多問題讓我們陷入迷茫,在這里僅就一些基本的問題做一些闡釋。
一、總論
精神損害這一提法最早始于古羅馬,一個人類文明的最古老的發源地。其實精神損害在當時并未受到廣泛的歡迎,至少并沒有受到統治階層的歡迎。但是對于被統治階級即奴隸來說,他們的人身不受損害權都無從規定,所以精神損害對他們是毫無意義的。統治階級的榮譽等一旦受損,又豈是給付金錢可以解決問題的,他們會要侵權者付出最高可達生命的代價。由此看來,精神損害賠償在古羅馬這一城邦國家只適用于一種人——自由民。即不是統治階級又不是被奴役階級,即不是家財萬貫又不是自身都是別人的財產,就是這樣一群人,在他們身上,精神損害賠償發揮了其價值,雖小但為以后奠定了基礎。
社會發展到19世紀,人類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一切與人類有關的事物都在發展,法律在這個時期也得到了飛速發展。法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可以說始于《法國民法典》,但是其高潮尤其對于大陸法系來說卻是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而關于精神損害方面的提法在這部法典中也有所體現,雖沒有明文規定,但其精神卻是有深遠的影響。人們對關于精神損害問題的討論也已日趨激烈,贊成的反對的,但其主流卻是樂觀的,所以之后的《瑞士民法典》明確的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并一直持續到現在,被大多數國家所承認,即而加以規定,究其原因不外乎一點——對人的重視,對人權的承認和維護。人之所以稱之為人馬克思說是因為人會制造工具,但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發現這句話的科學性有待商榷,據說非洲有一種猩猩也會制造工具,雖然簡單,但是原始人類的工具又高明多少呢?人之為人的現代理論是思考說,即人懂得思考,知道用腦,這也許真的是原因所在吧。那么人發現精神損害、精神損害賠償直至承認它運用它是否可以說是一種更大的進步。因為人進一步發現自身的一種精神領域的價值或者說權利。古羅馬文明下的貴族認為用金錢來衡量精神上的損害是一種恥辱,現代人糾正了這個錯誤,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正義方式已經被淘汰,現代文明努力為正義尋找一個平衡點,而金錢的性質決定了它在現代法治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文明只需要一種表達方式,全世界都一樣,所以中國也把精神損害及其賠償寫進了法典并得到了運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二套房或多套房
2021-02-28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