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區別在哪里(行為方面):
首先,法律沒有對一般侵權行為類型作出具體的規定;法律則直接規定了具體種類的特殊侵權行為。對于一般侵權的類型,民法通則只作了籠統的規定,而對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具體種類,法律則作出了規定。例如《民法通則》第121-127條,產品質量法第41條。
其二,侵權責任主體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特殊侵權行為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如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造成環境污染的人員,施工單位或者人員,建筑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產品質量法里規定的生產商和銷售商等。
其三,主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也就是故意或者過失。而上面所列舉的8類特殊侵權行為除了第125-126條規定的地面施工責任與建筑物責任采過錯推定外,其余皆采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只要其他構成要件具備,都構成特殊侵權;過錯推定也就是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除非行為人可以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
其四,舉證責任的分配不同。一般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依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被害人一方承擔,即一般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結果,行為和結果的因果關系,都由被害人一方證明,如果有一個證明要件無法證明,則被告方不構成侵權行為。而特殊侵權行為的證明責任則由不一定全部由被害方承擔,例如上述主觀構成要件,如果法律還有具體規定,則其他構成要件也需要被告方承擔,例如《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三)規定被害方不需要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其五,適用法律不同。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兩者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法律對特殊侵權有規定的,根據特殊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從特殊法;法律沒有規定的,則依照法律關于一般侵權的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區別在哪里(行為方面)的相關知識。總的說來就是。首先類型不同;侵權責任主體不同;主觀構成要件不同;舉證責任的分配不同以及適用法律不同。關于侵權,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損害他人名譽罪判幾年
2021-01-13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土地轉讓協議書規定
2021-02-21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