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須遭受現(xiàn)實的危險。現(xiàn)實的危險包括:自然力量產生的危險,如洪水、地震等;機械、能源設備產生的危險,如飛機故障、油庫自燃等危險;動物侵襲造成的危險;人為原因造成的危險等。
如果實際并不存在著危險,由于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行為人善意地誤認為存在這種危險,因而實行了所謂緊急避險,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假想避險。假想避險的責任,適用對事實認識錯誤的解決原則。
2、必須是正在發(fā)生的危險,即危險迫在眉睫,合法權益正處在危險威脅之中,如不實行緊急避險,危險立即會轉化為現(xiàn)實危害,使有關的合法權益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對于尚未到來或已經過去的危險,都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否則就是避險不適時。例如,海上大風已過,已經不存在對航行的威脅,船長這時還命令把貨物扔下海去,這就是避險不適時。船長對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損害,應負刑事責任。
3、必須是不損害某種合法權益就無法避免的危險,緊急避險是別無選擇的一種選擇。
4、必須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行為人損害某一合法權益,必須是出于避免較大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的正當目的。
緊急避險是采取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種合法權益。因此,緊急避險所損害的客體是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明確這一點,對于區(qū)分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wèi)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行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危險的情況下,如果通過損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正當防衛(wèi)。如果通過損害第三者的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緊急避險。損害的對象不同,是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wèi)的重要區(qū)別之一。
5、必須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為有效避免危險而必須損失的合法權益的方式必須以“必要限度”為前提。
緊急避險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損害的,是避險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同防衛(wèi)過當一樣,避險過當不是一個獨立的罪名,而是根據避險過當行為所觸犯的具體罪名,并根據避險過當所造成的損害的大小,確定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企業(yè)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合同規(guī)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財產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兼業(yè)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