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顯示,我國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約改造5000萬平方米棚戶區,近100萬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
經過2012年到2014年這三年來街道辦大面積的實施舊城改造來看,棚戶區改造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都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同時也得到了當地干部居民的擁護和贊許,其重要意義體現在:
1、棚戶區改造可以有效地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體現了社會公平、公正。棚戶區居民絕大多數都是低收入困難群體,經過棚戶區改造,不僅可以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而且還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屋資產,特別是針對棚戶區改造中部分低保戶、特困戶收入不高、經濟條件較差的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實施救助,確保這部分人群能夠有房住,從而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體現了社會的公平與公正。
2、棚戶區改造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區落后面貌。棚戶區改造首先要解決的是臟亂差面貌和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通過改造,統籌考慮了服務配套和基礎條件的改善,特別是改造項目的實施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既節約了縣財政資金的投入,又可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改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原來落后的城市面貌變為縣城靚麗的風景。
3、棚戶區改造可以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促進土地合理利用。集中連片棚戶區的改造可以盤活土地資源存量,最大限度提高出讓收益、顯化土地價值,同時可以較好地解決資金投入問題,使稀缺的土地資源得以再生和利用,進一步煥發老城區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4、棚戶區改造可以增加社會就業,促進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棚戶區改造能夠拉動建筑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和增加社會就業的機會。同時,結合棚戶區改造,以土地置換為依托,可以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5、棚戶區改造可以密切黨與居民群眾的感情,促進社會和諧。棚戶區改造,使多數普通居民告別低矮破舊房屋,享受到了高樓林立和城市的美化、硬化、亮化和凈化,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數,體現了黨的執政能力,拉近了政府與居民的距離,增強了社會凝聚力,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臨時工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0-11-21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