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告無法證明履行合同怎么辦(《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原告無法證明履行合同要看自己是否履行,如果自己沒有履行合同,就有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防范
合同的履行過程中會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雙方可能會對合同進行變更;一方可能會違約;可能會因不可抗力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等等。因此,必須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本企業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遭受損失。
(一)合同履行時要注意保留相關的證明資料。
1、在履行合同時最好有比較完整的書面往來文件,而且都必須有對方當事人的確認。供貨方在送貨時,應注意送貨單讓對方接貨人員簽收并加蓋公司收貨章,如果沒有加蓋收貨章,則每月應進行結算,并讓對方公司加蓋公章或財務章確認。否則,一旦因對方賴帳起訴到法院,由于只有送貨單,對方又否認送貨單上的收貨人是其公司員工,在沒有其他相關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則有可能敗訴。
2、開出發票時如果對方貨款未付清,應在發票上注明。在實踐中,經常是供貨方先開出發票給對方公司,讓對方做好帳后再去收款。但在把發票交付給對方公司時,往往未注明該發票的貨款還沒收到。這種情形下,如果對方公司以收到發票作為已付貨款的憑證,在供貨方舉不出相反證據證明對方公司未付貨款時,就可能會輸掉官司。
(二)依法運用合同履行中的抗辨權防范風險。遇到法定條件或者合作方違約可能損害到我方利益的情況時,可以依法采取中止履行或解除合同的方法,保護本本企業的權益。
(三)積極化解糾紛,依法捍衛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原告無法證明履行合同怎么辦?在因合同問題產生糾紛,需要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之前,最好先找個專業的律師進行咨詢,看看自己該怎么做、要哪些證據、打官司勝訴率等。在打官司之前該怎么做,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提供對自己有利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