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高效率社會。任何形式的合作經營或者入職就業等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入職前對于入職流程有著清晰地了解,并且準備好了一切所需材料能夠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入職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吧。
入職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
一般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在新員工入司當天會有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引導新員工辦理相關手續。首先是向新員工搜集相關資料:包括學位、資歷證明,與前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身份證明等。然后會提供一個流程,告訴新員工在哪些地方辦理工作證、就餐卡、辦理住宿(如果有的話)等,在新員工安頓好之后就可以到部門去報到了。當然,入職報道又分兩種情況,如果有入司培訓的話會先進行入司培訓,培訓合格的再簽訂勞動合同,沒有入司培訓的話在報道當天一般都會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的話按勞動合同法規定有2~6個月不等,最長不超過6個月。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單位會要求員工進行體檢,只需要配合公司進行就可以,費用的話大部分企業都會要求員工自行承擔。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工資分兩種,一種是直接簽工作期間的薪水,也就是底薪,另外一種是定薪制,也就是合同中只簽基本工資(也就是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的部分),具體工資由部門主管及人力資源部門根據應聘時的協商確定,絕大部分企業都會遵守應聘時的薪資承諾。
新員工入職流程需要的材料如下:
1、員工填寫《應聘登記表》,并交驗各種證件:
2、一寸免冠照片3張;
3、身份證原件或戶口復印件;
4、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學生提供學生證原件);
5、資歷或資格證件原件;
6、與原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7、體檢合格證明;
8、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保密協議、職位說明書。
新員工入職流程主要共分為六大步驟:一、入職準備;二、入職報到;三、入職手續;四、入職培訓;五、轉正評估;六、入職結束。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入職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該問題主要是圍繞著工作雙方的權責展開解答的。一般情況下來說,入職前需要準備好個人身份證明以及戶口本等相關資料,之后只需要按照流程報道簽署勞動合同就可以了。以上即為入職前所需要做的準備。
入職不滿一月五險一金怎么交
入職簽訂保密協議合法嗎?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