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過訴訟時效有什么后果
我國法律中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是借鑒外國的法律而制定的。而在我國古代,法律上并沒有這種規定。相反,我國民間歷來有“父債子還”的說法。一個人的債權不但不會在自己在世時因時間推移而失效,而且還會延續到子子孫-孫。
超過訴訟時效可能會使債權人面臨敗訴的風險,具體如下:
1、債務人可以不履行債務;
2、債權人喪失勝訴權。債權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審查認為沒有正當理由而時效已過的話,就不能判他勝訴。在法學上,將已過訴訟時效的債務稱為“自然債務”。
3、訴訟時效屆滿后,債務人由于不知道時效規定或者明知道時效規定而自愿履行債務的,不得又以時效已過為由請求返還。
4、訴訟時效期滿的債權可以用來抵銷其他債務。例如,甲欠乙一筆錢,而乙也欠甲一筆錢,甲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而乙的債權未過時效,這時,甲可以用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抵銷欠乙的債務。
5、訴訟時效期間同時適用于主債和從債。甲欠乙的錢,丙為甲的保證人,訴訟時效屆滿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償還,也不能轉而要求丙償還。
過時效未討債后果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一般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短期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不合格的產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
特殊訴訟時效:是指《民法通則》以外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時效。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貨物買賣合同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四年。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債務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我國法律中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是借鑒外國的法律而制定的。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醫療糾紛程序怎么走
2021-01-16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