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為正確適用法律關于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二)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三)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四)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第二條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可。
第三條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第四條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六條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第七條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一方請求撤銷合同的,應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五條關于一年除斥期間的規定。
對方當事人對撤銷合同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銷,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撤銷之日起計算。
第八條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第九條管理人因無因管理行為產生的給付必要管理費用、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無因管理行為結束并且管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本人之日起計算。
本人因不當無因管理行為產生的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管理人及損害事實之日起計算。
第十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第十一條權利人對同一債權中的部分債權主張權利,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及于剩余債權,但權利人明確表示放棄剩余債權的情形除外。
第十二條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
第十三條下列事項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申請仲裁;
(二)申請支付令;
(三)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四)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五)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六)申請強制執行;
(七)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八)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九)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
再審程序的缺陷及其制度重構
在我國訴訟法學界的傳統觀點中,刑事訴訟被視為公、檢、法機關協同作戰、打擊犯罪的一種國家活動。這種觀點認為,作為同刑事犯罪作斗爭的專門工作,刑事訴訟極其復雜,刑事案件即使經過去了偵查、起訴、審判(包括一審和二審)多道程序,經過了公安、檢察、法院三個機關的反復審查,經過了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的調查和辯論,但依然難免會出現錯誤。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實體真實,以期達到“實事求是、不枉不縱”的刑罰目的,就必須堅持“有錯必糾”的原則,任何錯案一經發現,則全錯全平,部分錯部分平,這種指導思想長期以來被視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反映在刑事再審程序的制度設計上,即啟動再審程序不僅是被允許的,而且是被鼓勵的。立法上除了賦予當事人的申訴權之外,還規定了無論是法院還是檢察機關,只要認為生效裁判符合“確有錯誤”這一原則性的理由,不論這種錯誤是對被告人有利還是不利,即可依職權主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并且無時限和次數的限制,這些都充分體現出了在實體真實主義的理論基礎上,立法者對實體公正的偏愛和對一種極為理想的司法結果的追求,當然,這更是反映了中國民眾對刑事訴訟發現真實的期望。事實上,無論人們對發現客觀真實傾注多少的熱情和精力,而實體真實主義帶給人們的,似乎并不是一幅非常美妙的景象。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詠所說:“現行審監制度的無限申訴、無限再審特點,使申訴主體、申訴時間、審級、申訴和再審理由等諸多方面毫無限制,導致訴訟秩序混亂,使二審終審制形同虛設,終審不終;在信訪申訴上具有錯誤的導向作用;造成訴訟和司法資源的大量浪費;使終審裁判所涉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受到挑戰,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嚴重影響終審裁判既判力;對司法公正認識上具有錯誤導向作用;嚴重影響司法機關的形象,損害司法權威等。”這正如**德林曾經說過的那樣,“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試圖并聲稱我們可以找出法律問題的唯一正確答案”,其實是出于對人類理性的過于自信,是哈*克所言的人類的至命的自負,是一種訴訟過程中的烏托邦。所以,對刑事再審制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對司法實踐的指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應將再審明確區分為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兩種。作此區分的主要目的是基于人權保障之目的,使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受到更多、更大的限制。筆者考慮,具體從以下四個方面對二者進行區分并進行制度設計:首先,在提起的理由上,不利于被告人再審與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應有所不同,應當更為嚴格地限制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理由(下文將具體闡述)。其次,對于不利被告人的再審應有追訴次數和追訴時效的明確限制,相反,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則在提起上可以不受任何時效和次數的限制。
一般情況下,不利于被告人再審應當受到犯罪追訴時效的限制,并且一經提起,法院經過再審,無論作出怎樣的裁判,檢察機關都不能再就同一案件重新提出再審。但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在提起上則可以不受時效和次數的限制,但必須明確的是,對于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申請不得以同一理由重復地發起和進行,或者說,以同一理由申請再審只能進行一次。我國有學者將此稱為“再審不重復原則。”(6)這里的不重復是指再審理由或者說再審訴因的不重復,它并不反對當事人以不同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再審之由再次發起再審之訴,這既防止了再審申請權的濫用,又充分體現了人權保障原則。關于這一點,外國有相同的立法例,如《意大利刑事訴訟法》第641條規定:“宣告再審要求不可接受或判決駁回該要求,不妨礙根據其他材料重新要求再審的權利。”再次,借鑒德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基于再審的提起是否對被告人有利,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確立“相對再審不加刑”原則。再審不加刑原則作為刑事再審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基于不同的價值訴求,各國的刑事訴訟法律有不同的法律設計。一種模式是絕對的再審不加刑。如法國的“保護被告人模式”;另一種則是德國式的相對再審不加刑,《德國刑事訴訟法》第373條限定了重新審判后的判決不能加刑,但該條顯然僅適用于當事人申請之再審或者是檢察機關所發起的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審情形,至于檢察機關發起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則不受再審不加刑的限制。由于我國在刑事訴訟理念上更加接近于德國模式。因此,應當借鑒德國的刑事訴訟立法,在我國刑事再審程序中確立相對的再審不加刑在投影,即凡是為被告人利益提起的再審,均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而對于由檢察機關發起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則不受此限制。最后,對原審被告人已經死亡的,仍可通俗讀物提起有利于他的再審,而不利于他的再審申請則禁止提出,因為此時已失去了刑事追究的對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再審過了訴訟期限怎么辦。申請再審的情況一般都是當事人不服一審的判決的時候,這時候大家都會依法的申請再審,不過再審過了訴訟期限的時候,怎么處理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土地轉讓手續是如何辦理的
2021-03-02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3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廉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04尚未出生的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安置補償
2020-12-2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2-04確定回遷房營業額的巧辦法
2020-12-27我家農村舊房改建被認定為違章,不給補償咋辦
2020-12-01農村征地沒看到任何文件,該如何查看征地批文
2021-01-20為什么拆遷中找關系有時候反而弄巧成拙?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