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求為中斷事由導致了訴訟時效的立法意義喪失。近年來,企業間三角債、連環債成了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問題。盡管其成因非常復雜,但其中部分債務本可通過訴訟得到迅速及時的解決。而因立法允許請求具有中斷訴訟時效的效力,故較多債權人鑒于各自的原因,都寧愿幾次三番地派人催討債務,也不愿涉訟。誠然,催討反映了債權人行使權利的要求,但其本身缺乏強制力。
其次,請求為中斷事由為違法者逃避責任提共了機會,直接影響社會穩定。權利人權利得不到實現,又不愿起訴,出現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立法將請求規定為中斷事由,就必然給諸如此類人提供了逃避責任的機會,一旦職代會、工會、財務科等部門提出質疑,他們就可以已催討,對方未還為由予以搪寒。時間一久再被發現,要查證就相當困難。而且在證據不足時,他們還可把它說是正常的經營虧損。由此國家、集體蒙受極大損失,而違法亂紀者卻逍遙法外,溜之大吉。再則,請求為中斷事由亦易使民事糾紛的矛盾激化。目前,在企業討債過程中,已發生了采用非
總而言之,請求為中斷事由的后果是令人擔憂的,我們的立法部門應予重視。當然,在修改有關條文時,也不應急于求成,立即取消,而當事人通過請求協商解決有關爭議也屬常事。因此,應當尋求一個切實可行,又不偏離我國國情的做法。筆者以為不妨借鑒一下日本的民事立法。日本民法典153條規定:“催告,除非于其后六個月內為裁判上的請求,......一不發生時效中斷的效力。”可見,該規定在將請求作為中斷事由的同時,也考慮到其效力的薄弱,而加以限制。即在請求后六個月內,雖再為請求,甚至是若干次都不能延長六個月的期間,不再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至于請求后在我國應在何時為起訴,則應根據我們的具體情況而定,可以是六個月、一年或更長些。這樣的立法,既與時效制度設立目的相一致,又保證了權利人自已意愿的體現,還防止了違法者利用訴訟時效規定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法手段如脅迫、非法扣押等來實現自己權利的情況,在公民“私了”債務糾紛時,也往往出現一言不和,拔拳相斗的場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效的刑事辯護
2021-03-24設立一人有限公司需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年限是多久
2020-11-16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