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過失犯罪是犯罪嗎?
中國刑法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的形式:(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2)過于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刑法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過失犯罪是犯罪的一種,犯罪嫌疑人需要被法庭進行審判并且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認錯態度良好,并且表示自己并非有意進行相關犯罪,那么法院在進行實際判決的時候會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酌情判決。不會讓犯罪嫌疑人承擔太重的相關刑罰。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收拆遷行政訴訟中如何確定被告
2020-12-08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商號與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14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