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贍養糾紛訴訟中,基層法院的法官們經常的做法是將全部贍養義務人列為被告(此種做法并非法官們都認為贍養糾紛是必要共同訴訟,而多半是基于在認識不統一,特別是兩審法官認識不統一的情況下,把全部贍養義務人列為被告不會因遺漏主體而被發回重審)。而對于有多個贍養義務人的贍養糾紛是否為必要的共同訴訟,理論界和實務界大致形成兩種觀點。
一是認為是必要共同訴訟。理由是:
1、贍養義務的范圍內是一個共同的義務整體,即爭議的贍養關系是一個共同的權利義務關系,屬必要的共同訴訟范疇。
2、全部贍養義務人參加訴訟有利于查清事實,徹底解決糾紛,避免被贍養人反復起訴,減少訴累。
3、便于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防止損害部分贍養義務人的合法權益。
二是非必要共同訴訟。理由是:
1、依據民事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訴訟內容與標的由當事人確定,法院無權變更,撤銷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只能按照當事人提出的訴訟事實和主張進行審理,對于未起訴的當事人,法院不能隨意追加。
2、依據民事訴訟法的當事人處分原則,應充分保障劉某的處分權利。所謂處分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支配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3、贍養義務的范圍內不是一個共同的義務整體,也并非是連帶的,而是分別對被贍養人的義務,他們之間并不存在同一的民事法律關系。
筆者支持第二種意見:
首先,第一種觀點認為是必要共同訴訟存在以下問題:
一、概念不符。必要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在兩人以上,具有同一訴訟標的,法院必須合并審理并在裁判中對訴訟標的合一確定的共同訴訟。其中的核心特征是訴訟標的的同一性。
首先,贍養義務的可分性。雖然每個贍養義務人都有贍養義務,但是,贍養義務人之間并非承擔共同義務,亦非連帶責任,多履行經濟上供養義務的贍養義務人也無追償權。因此,訴訟標的不統一。
第二,贍養義務內容的多元性。贍養義務內容包括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和照顧老人特殊需要等方面。而民事訴訟標的僅僅局限于經濟供養范圍內。所以,贍養糾紛的訴訟標的不具備同一性。
二、缺少法律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訴意見》的有關規定,能夠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具體情形有:
1、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并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2、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3、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伙有依法核準登記的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全體合伙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伙人出具推選書。
4、企業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后的企業法人為共同訴訟人。
5、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6、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7、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的,為共同訴訟人。
8、共有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應當列為共同訴訟人。
9、在因連帶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中,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解釋》,能夠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具體情形還包括:
1、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
2、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3、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當事人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債務人與保證人、抵押人或者出質人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16日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將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可見,多贍養義務人的訴訟作為必要的共同訴訟沒有法律依據。
程序法的公法性質要求法無規定即為禁止,因此在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贍養義務人為必要共同訴訟人的情形下,不應擴大必要共同訴訟范圍。即法官在贍養糾紛中不應不考慮原告的選擇動輒依職權追加被告。
三、違背民事訴訟的經濟與效率原則??朔袷略V訟的高成本、遲延救濟和對抗性一直是全世界法律界努力改革的方向。而贍養糾紛通過訴訟救濟的急迫性尤為突出。
首先,《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準予免交訴訟費用: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第六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費;
(二)申請費;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如果把贍養義務人做為必要共同訴訟人,必然要增加送達(如公告送達)等當事人應負擔的費用。
可見,擴大贍養義務人參加訴訟范圍,與法律避免贍養糾紛的高成本性的規定相悖。
其次,導致訴訟遲延?!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從以上規定可見,贍養費糾紛具有急迫性的特點。
而增加贍養義務人參加訴訟往往導致送達、舉證等訴訟期間的延長,導致訴訟遲延。
五、導致國家法與民間法沖突,加劇糾紛。
一方面把贍養糾紛作為必要共同訴訟要求法院在一定條件下必須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使司法公權力更多介入私權,從而違反被贍養人意思自治原則,過度限制被贍養人的訴訟權利上的處分權,
另一方面,實踐中存在有些糾紛原告是基于出嫁女兒無繼承權,也無贍養義務等傳統觀念和習俗選擇訴訟對象等情形,強求全部義務人參加訴訟,會增加國家法運行阻力。
支持第二種觀點理由:
一、對原告處分權的尊重和保護。
《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梢?,被贍養人的通過訴訟的救濟范圍主要是金錢救濟。
但是,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關于“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和照顧老人特殊需要的義務”的規定:贍養扶助的內容也不僅僅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同時也包含了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他們的尊敬、孝順和照顧。
可見,原告對子女贍養義務的要求是基于對贍養人的復雜的贍養條件了解和判斷基礎上做出的,并非法官從經濟義務承擔多寡的簡單量化所能判斷的。
因此,通過尊重原告訴訟權利的處分,可以更好地保護原告實體權利,實現訴訟目的。
當然,法官為原告正確、充分地行使訴訟上的處分權,履行釋明職責(特別是立案法官)是必要的。
二、避免訴訟的對抗性、無情性、遲延救濟性以及訴訟的高成本性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
首先,無訟是求是中國的傳統觀念。被贍養人將贍養義務人訴至法院被認為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因此,贍養人為避免家庭內部矛盾擴大,起訴部分贍養義務人的選擇應予尊重。
其次,訴訟程序的事后救濟特點和各種期間的規定,決定了訴訟的遲延性。而贍養糾紛的特點多半是被贍養人生活陷于困境急需救濟。而作為必要共同訴訟處理,可能導致因追加訴訟主體和送達(甚至需要公告送達)造成訴訟遲延。
再次,增加訴訟主體,會在舉證、送達等諸多方面增加訴訟成本,增加當事人訴累和法院訴訟支出而于事無補。
三、緩和國家法與民間法的沖突。
首先,法律與道德關系。贍養義務既是每個贍養義務人的法定義務,也是道德義務。主動擔當贍養義務是美德,因此,部分贍養人推諉甚至逃避贍養義務而要求追加其他贍養人為被告不應當支持和鼓勵。
第二,法律與傳統習俗關系。被贍養老人(特別是農村)有女兒沒有繼承權,因此女兒沒有贍養義務的習俗。如果法院依職權追加全部贍養義務人為被告,不僅會違背原告意愿,還可能使家庭利益關系更復雜化,導致沖突加劇。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內容一般都包括哪些
2021-02-17投資公司多久可以變更
2021-01-25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