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法妨害作證罪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規定,妨害作證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行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客體要件
妨害作證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和公民依法作證的權利。采用暴力或威脅手段妨害證人作證的,還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復雜客體。
證人證言是最普遍使用的證據,對司法機關及時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和作用。
依法作證是證人的一項法定義務。既然法律規定證人有作證的義務,那么就應該依法規定證人相應的權利,其中之一便是證人應該享有能夠順利及時依法作證的環境和條件,也即證人作證享有不受外界非法干擾的權利,享受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和依法自由作證的權利。對此,我國有關法律也作了規定,例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有關單位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為了維滬法律的尊嚴,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司法機關工常的訴訟活動和秩序,保障經濟建設順利進行,在本法中增設妨害作證罪已實屬必要。
關于妨害作證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我國立法機關也有所認識,也認為對于妨害作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該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例如,我同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條第(二)項所列的行為之一便是“以暴力、戚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我國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也作了相同的規定。可見,根據目前我國法律的規定,妨害證人作證的行為,只要達到相當的社會危害性,就構成犯罪,就應該追究刑事責任,為了便于司法實踐準確適用刑事法律,及時有效地打擊犯罪行為,本法增設妨害作證罪。
客觀要件
妨害作證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采用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依法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行為,
(1)行為人非法勸止、阻止證人依法作證,具體可采用暴力方式如綁架等方法使證人人身自由受到嚴重限制甚至喪失自由而無法作證;或者以暴力作后盾對證人進行威脅使證人不敢作證;或者采用金錢、財物或其他利益,或許諾錢財或其他利益使證人不愿作證;或者采用引誘、唆使、勸說來說服證人不要作證:還有利用職務等身份迫使從屬部下不要作證等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只要主觀上具有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妨害證人依法作證的行為,妨害了司法機關的正常的訴訟活動,就構成妨害作證罪。證人是否被勸止或被阻止而沒有作證,或者證人是否接受賄買的金錢、財物,對行為人構成犯罪沒有影響。
(2)行為人實施希望他人(不一定是證人)作偽證的行為。行為人具體可用脅迫的手段來實施,可以采用賄買的辦法,也可以采用唆使、引誘的方法,還可以采用具他手段如利用職務迫使下屬作偽證等。不管采用何種打法、手段,其實質都是一樣的,即都是行為人希望他人作偽證,在客觀上侵害了司法機關的訴訟活動,因此都是妨害作證的行為,行為人依法構成犯罪。在刑事案件偵查或審判過程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以各種手段致使證人作偽證這種方式來妨害作證,如果構成犯罪的,應以妨害刑事證據罪論處。
妨害作證罪是舉動犯,只要實施了妨害作證的行為,均構成犯罪,情節嚴重是妨害作證罪的加重情節,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行為人實施的妨害作證行為嚴重,侵害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甚至使之無法進行;或者采取的手段極其惡劣:或者產生嚴重的后果,如造成冤、假、錯案:或者行為人經批評教育后,仍繼續實施妨害作證行為,等等。對于那些妨害作證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能認定構成妨害作證罪。例如證人的親朋好友怕證人作證后遭報復叫證人不要作證,這種作法雖然是錯誤的,但是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不構成妨害作證罪。
對于妨害作證罪來說,還有幾點必須指出:其一,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符合上述構成要件,妨害作證的行為,就構成妨害作證罪且為既遂。至于證人是否被勸止、阻止沒有作證,或者是否接受賄買或者接受賄買后是否作證,對成立妨害作證罪無實際意義,同樣他人是否因行為人的指使作偽證,或者是否接受賄買或接受賄買后是否作偽證對成立妨害作證罪也無實際影響。以上這些情節只是量刑時考慮的因素。其二,妨害作證罪發生的時間、空間較廣,既可以發生在訴訟提起以后的訴訟活動中,也可以發生在訴訟提起之前,因為在這一階段,行為人實施有妨害作證的行為,同樣會影響以后即將發生的訴訟活動,也即實質上仍會侵害國家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同樣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在性質上與在訴訟提起后實施的妨害作證的行為和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沒有兩樣。其二,妨害作證罪可以發生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也可以發生在經濟案件、行政案件中,這里所說的案件皆是指法律訴訟上的案件,不包括沒有進入訴訟的違紀案件、行政案件等。
妨礙作證通常發生在國家公務人員中間,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職權,來阻礙證人作證。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證人作證是義務,也就是你如果知道案件的情況,你必須進行作證,可以選擇不開庭,但是必須作證,但是如果有人妨礙作證,必然構成犯罪。
妨害作證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怎么對妨害作證罪處罰判刑
妨害作證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執法打人以執行公務為由否認違法該怎么辦
2020-11-27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