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開庭后多長時間有效
法院對不當得利案件判決后,如果得利人履行判決書的,受損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所以不當得利案件審理后,有效期是從判決書生效后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執行開始方式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期限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二、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一方面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實而增加財產總額。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并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此處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財產的積極增加,是指權利的增強或義務的消失,使財產范圍擴大,如取得所有權、知識產權、所有權上負擔的除去等;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本應減少卻因一定事實而未減少所產生的利益,如本應支出的費用而沒有支出,實際上等于增加了財產。
2、他方受有損失
指因一定的事實,使他人的財產總額減少。若僅有一方獲利而無他方受損,則不能構成不當得利。此處的損失,既包括財產的減少,也包括財產的消極減少。財產的積極減少,是指現存財產的減少。財產的消極減少,是指財產本應增加而未能增加。
3、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不當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條件。即一方受損是他方獲利所致。至于損失與利益的范圍大小是否一致,形態是否相同,在所不問。
在返還利益時,利益小于損失的,以利益為準,利益大于損失的,以損為準。超出損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關費用后,收繳國庫。
4、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沒有法律上的依據,是指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法院對不當得利案件判決后,如果得利人履行判決書的,受損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所以不當得利案件審理后,有效期是從判決書生效后2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20并購重組與外資并購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1-03-07非法行醫的概念
2021-03-12征地評估機構該由誰挑選
2021-01-18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婚姻的效力意思表示真實與否
2020-12-19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