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務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勞務關系,是指提供勞務的一方為需要的一方以勞動形式提供勞動活動,而需要方支付約定的報酬的社會關系。勞務關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進行規范和調整,建立和存在勞務關系的當事人之間是否簽訂書面勞務合同,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
二、勞務關系的情形
1、用人單位將某項工程發包給某個人員或某幾個人員,或者將某項臨時性或一次性工作交給某個人或某幾個人,雙方訂立勞務合同,形成勞務關系。這類從事勞務的人員,一般是自由職業者,身兼數職,自己通過中介機構存放檔案,繳納保險。
2、用人單位向勞務輸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員的條件,由勞務輸出公司向用人單位派遣勞務人員,雙方訂立勞務派遣合同,形成較為復雜的勞務關系。具體說,用人單位與勞務輸出公司是一種勞務關系,勞動者與勞務輸出公司是一種勞動關系,而與其所服務的用人單位也是一種勞務關系。這種勞務關系的情形,有人稱之為 “租賃勞動力”。
3、用人單位中的待崗、下崗、內退、停薪留職人員,在外從事一些臨時性有酬工作而與另外的用人單位建立的勞務關系。由于這些人員與原單位勞動關系依然存在,所以與新的用人單位只能簽訂勞務合同,建立勞務關系。
4、已經辦手續的離退休人員,又被用人單位聘用后,雙方簽訂聘用合同。這種聘用關系現已明確確定為勞務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之規定)。
5、一般來講,常年性崗位上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必須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一次性或臨時性的非常年性工作,或可發包的勞務事項,用人單位可使用勞務人員,并與之簽訂勞務合同。
勞務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合同期限、勞務工作內容及要求、勞務報酬、合同的終止與解除、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的方式、以及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雖然勞務合同的法定形式多樣化,但我以為涉及勞動主體的勞務關系,還是以書面形式簽訂勞務合同為好。用人單位在認清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之后,應特別注意自覺守法,不能將應建立勞動關系的情形,統統改為建立勞務關系,以規避法律,使用廉價勞動力。不過,用人單位采用租賃勞動力的方式,以勞務關系代替勞動關系的情形例外。
勞務關系和雇傭關系有什么區別?
如何分辨勞動法律關系與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失能
2021-01-25費差益
2020-11-29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