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情高管非法集資會被判刑嗎
非法集資在實務中具體罪名一般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兩者刑期差距較大,非吸中如果是單位非法吸收400多萬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集資詐騙的話將可能會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涉嫌集資詐騙罪,要根據涉案金額、犯罪情節定罪處罰,不知情的不認為是犯罪,如果知情并提供幫助的,構成共犯,要追究刑事責任。
依據《刑法》,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并達到法律規定的數額和情節的行為。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單一犯罪客體(指侵犯金融管理秩序)不同,集資詐騙罪的犯罪客體屬于復雜客體,它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但不知情即不犯罪。
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了非法集資的公司被拘留要怎么處理
當事人被作為集資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的,可以委托律師辯護,并且積極配合公司機關的調查,這樣可以免于刑事處罰。
《關于依法處理非法集資犯罪的通告》
六、非法集資案件中的集資行為人、代理人,自本通告發布之日起,凡積極配合調查,主動全部清退所吸收資金或代理費、好處、返點費、傭金、提成等費用,及時消除社會影響的,可以從輕處罰;其中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作為犯罪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三、非法集資行為如何認定
凡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企業擅自從事下列活動一律認定為無效:
1、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
2、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
3、未經依法批準,以借貸或其他任何名義向職工或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包括擅自從事的以還本付息或者以支付股息、紅利等形式向出資人進行的有償集資活動,或者以發起設立股份公司為名,變相募集股份的集資活動。
四、刑事拘留的條件
根據法律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根據以上法規,非法集資行為已嚴重破壞了社會穩定和諧與公眾利益,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判罰十分嚴重。一旦發現非法集資案件,法院會根據相關知情人士的參與程度進行處罰或判刑。而當身處毫不知情身陷非法集資的情況,當事人應及時向警方反映自己的清白以及不知情,積極配合警方查處案件工作。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出院后死了追刑嗎
2021-03-21飼養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