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百姓手頭的錢富裕些了,有的人看到一些投資項目的回報率高,紛紛進行投資理財。殊不知,在投資領域,有不少公司以理財的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目的。非法集資成為了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焦點。那么,有關非法集資的法律規定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學習下相關知識。
一、有關非法集資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目前,與非法集資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國務院令第247號)、《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公通字[2014]16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非法集資的類型有哪些?
1、不具有真實銷售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2、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以轉讓林權并為管護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3、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4、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名,不提供商品、服務或者所提供商品、服務的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通過承諾回購、代為銷售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5、以發行證券為名,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6、以募集基金或者基金管理為名,通過虛假宣傳并承諾高額回報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
綜上所述,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目前,有關非法集資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刑法及最高法相關司法解釋。根據法律規定,非法集資涉嫌違法犯罪,在刑法上面對應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遇到非法集資,受害人可以帶上證據材料到公安機關報案。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私企不發工資怎么解決
2021-01-10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