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根據行為人主觀心態的不同,可以分為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根據我國《刑法》中的規定,一般對故意犯罪的處罰是要重一些的,因此實踐中認定屬于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其實很重要,那究竟什么是故意犯罪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就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事件,因而構成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故意的類型有哪些
(一)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認識程度上的差別,即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這種認識程度上的差異并不影響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明知的,無論是明知其必然發生還是明知其可能發生,并對這種危害結果持希望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即可構成直接故意。
在我國刑法關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中,雖然規定犯罪故意是對于危害社會結果的一種主觀的心理態度,但危害社會結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構成要素。因此,犯罪故意同樣也是對于危害行為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在這個意義上,直接故意具有以下兩種情形:一是對危害結果的直接故意,即結果故意。在結果犯的情況下,一定的危害結果是犯罪構成的要素,行為人在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結果的前提下,希望其發生,就是這種結果故意的心理內容。二是對危害行為的直接故意,即行為故意。在行為犯的情況下,刑法規定不以一定的結果作為犯罪構成的要素。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要明知危害社會的行為而有意實施就構成直接故意。
(二)間接故意
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指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不包括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放任是以行為人認識到危害結果具有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這種或然性為前提的,如果行為人已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又決意實施的,則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觀意志只能是屬于希望結果的發生的直接故意。間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采取從容的態度。正因為如此,危害結果的實際發生是認定間接故意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發生危害結果,就不能認定行為人具有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種情形:一是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結果的發生,如甲為放火燒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將睡在房中的乙燒死;二是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結果發生,如甲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誤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實的某乙于不顧,并開槍擊中某乙致死;三是突發性犯罪中不計后果放任某種嚴重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某甲因違法犯罪被某乙當場抓獲,為掙脫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臟被刺破傷重而死。以上三種情況中,行為人對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都是持間接故意的心理態度。
經過上文的分析介紹之后,相信大家此時也已經知道究竟什么是故意犯罪了吧。在故意犯罪當中具體又可以分為直接故意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雖然有這樣的區別,但在實際量刑處罰的時候卻是不會考慮的,就直接按照故意犯罪來處罰。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強奸罪怎么立案,犯罪特征有哪些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1-01-17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續保
2021-01-21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確認拆遷紅線范圍后,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2020-11-22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什么時候維權合適
2021-03-24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