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當大家的利益受到損失,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后,法院會根據我國的法條,對當事人進行所犯罪刑進行判定以后,才會依法進行裁決。對于非法集資也是如此,要相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量刑,就得依法對當事人進行非法集資罪行判定。那么,在我國非法集資判定的法律條文是什么呢?
一、在我國非法集資判定的法律條文是什么?
目前我國刑法規定了四種非法集資類的犯罪,它們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準。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 對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是否立案偵查,取決于有沒有涉嫌以下三種情形中的一種:
一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戶數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三是從造成的經濟損失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二)集資詐騙罪
集資詐騙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一項罪名,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條【部分金融詐騙罪的死刑規定】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條【單位犯金融詐騙罪的處罰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刑法第160條),是指在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四)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的處罰
1、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2、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是指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179條的規定,犯本罪,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非法集資金額1%以上5%以下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非法集資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非法集資這種犯罪活動,主要是針對金融市場的經濟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欺詐發行股票、和擅自發行股票等行為。一般來說,非法集資都是以高額的回報來誘騙當事人上當,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