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員工出現辭職、或者其他變故斷交社保后,在進入新單位時可以做兩個月帶補繳,如果斷交的時間過長,可以通過一些社保的代理機構,專門來操作補繳,不過他們需要按照繳納的比例收取一定的費用,他們可以幫你把斷交的社保補上。
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單位沒有給員工繳交社保的,員工可以要求單位補繳。在職員工可以與單位協商,離職員工需在離職后一年內與單位協商,要求補繳,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屬地勞動監察申請勞動仲裁,主張單位補繳社保。
關于員工社保補繳的年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進行補繳年限界定和規則制定。企業資深人力認為,員工請求單位補繳社保的,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單位沒有為其繳納社保費之日起最長不能超過兩年。
一、理論依據:
1、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發放員工工資的書面記錄可以只保存兩年以上備查。也就是說,超過兩年的工資記錄,用人單位沒有繼續保存的法定義務。
2、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這條規定可以解釋為,超過兩年時限的,即使單位工資、加班費等支付不足,單位也不再承擔被員工追索和被勞動部門查處的責任。
3、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追索兩年前的加班工資,原則上由勞動者負舉證責任,如超過兩年部分的加班工資數額確實無法查證的,對超過兩年部分的加班工資一般不予保護。(本條規定僅適用廣東地區)
社保屬國家法定福利,個人和單位都應當依法參加社保,社保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一部分記入社會統籌賬戶,一部分記入員工個人賬戶。從本質上看,社保應當屬于員工勞動工資的一部分,其性質與工資、加班費等相似。如果這個推論成立,那么,參照上面三個法條規定,員工主張社保補繳的期限,應當與勞動工資一致,不超過兩年。
我國的勞動法律規定,相關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進行勞動時,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相關的用人單位應對這類工資發放信息進行相應的保存兩年,超過兩年的用人單位可以不進行保存。但在保存期間的社會保險應由用人單位進行繳納。
社保補繳工資原始憑證是怎么規定的
社保補繳算連續嗎?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社保補繳新政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怎么鑒定遺囑真假
2021-01-29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土地流轉合同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1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