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幣的行為,在達到了法律規定的立案標準后,才會構成使用假幣罪,那么行為人此時就要受到相應的刑事處罰。不過對此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各位具體介紹一下使用假幣處罰是怎樣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使用假幣處罰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172條的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對于該罪的數額認定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的規定: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 五萬元,屬于“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使用假幣罪的主觀方面有什么內容
持有、使用假幣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 明知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明知是就一般意義而言,是指明明知道。但具體各個要求明知的犯罪,由于其具體內容和認識對象的不同,對主體的明知程度和范圍的要求也不能完全一致。例如,對于窩贓、銷贓罪中的明知,根據《兩高》的解釋,“……只要證明被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犯罪所得贓物而予以窩藏或者代為銷售的,就可以認定。”該罪的明知是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以上解釋具有單個性質,因此,它替代不了對持有、使用假幣罪中的明知的說明。對于持有、使用假幣罪的明矢口,總的來講,要根據假幣和持有、使用假幣行為的特點以及司法實踐經驗來確定。具體言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明知”:
(1)被驗是假幣或者被指明后繼續持有、使用的;
(2)根據行為人的特點(如知識、經驗)和假幣的特點(仿真度),能夠知道自己持有、使用下限幣的:
(3)通過其他方法能夠證明被告人是“明知”的等。
構成持有、使用假幣罪以明知為要件,但不以特定目的為滿足。因此,只要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不論其出于何種目的,均可構成持有、使用假幣罪。
綜上可知,對于使用假幣的行為構成了刑事犯罪后才能進行刑事處罰,而法律規定的處罰分為了幾個不同的量刑檔次,其中最低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而最高則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購買假幣罪立案標準
對制造假幣罪如何處罰
持有使用假幣罪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