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傷保險制度是在企業員工遇到事故意外等傷害時,給勞動者提供一定的醫療救治等服務,從而確保勞動者及其家人生活。那么如何制定企業公司保險制度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企業工傷保險制度
原則
1.責任補償原則 又稱為無過失補償原則。它包含兩層意義:一是無論職業傷害責任主要屬于雇主或者第三者或自已個人,受傷害者應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二是,雇主不承擔直接補償責任,由工傷社會保險機構統一組織工傷補償,而一般不需要通過法律程序和法院裁決。這樣做,既可以及時.公正地保障工傷待遇,又簡化了法律程序,提高效率。使雇主解脫了工傷賠償事務,有利于集中精力搞經營。按照這一原則建立工傷保險基本消除了雇主責任制的弊端。
2.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這是社會保險制度中的基本原則,首先是通過法律,強制征收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金,采取互助互濟的辦法,分擔風險。其次是在待遇分配上,國家責成社會保險機構對費用實行再分配。這種基金的分配使用,包括人員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調劑。它可以更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
3.個人不繳費的原則工傷保險由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任何費用,這是工傷保險與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的區別之處。由于職業傷害是工作過程中造成的,勞動力的是生產的重要要素,勞動者為單位創造財富而付出了代價,所以雇主負擔全部保險費,如同花錢修理和添置設備一樣,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這一點在世界上已形成了共識。
4.區別因工與非因工的原則職業傷害與工作或職業有直接關系,工傷保險待遇具有補償性質,醫療康復.傷殘待遇和死亡撫恤待遇等比其他保險待遇優厚,享受條件只要符合工傷保險范圍,不受年齡和繳費合格期的限制。因病與非因工傷亡基本上與工作無直接關系,保險待遇屬補助性質,待遇水平低于工傷待遇,享受條件受到年齡和個人繳費年限的限制。因此,區別因工與非因工是建立工傷保險的出發點和前提。
5、工資損失的原則職業傷害,損傷了肢體或器官,甚至喪失了生命,這種損失既不能換回,也不能象財物一樣作價賠償。工傷補償主要是對工資損失進行適當的補償。這是從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角度出發的。工傷保險待遇與受傷害者既往的工資收入保持一個適當的比例關系,暫時喪失勞動能力時的津貼一般不發100%工資,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待遇和死亡待撫恤待遇也換算成若干年工資來表示,補償是有一定限度的。這也是體現雇主與雇員分擔風險的原則,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雇員在事故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6.補償與預防.康復相結合原則這是工傷社會保險方式和雇主責任工傷保險方式的根本區別之一。工傷保險首要的直接的任務是工傷補償,但這不是它唯一的任務。社會保險的根本任務是保障職工生活,保護職工的健康,促進社會安定和生產力發展。從這個根本任務出發,工傷保險就就應當與事故預防.醫療康復和職業康復相結合。加強安全生產.減少事故發生和萬一發生事故時及時地進行搶救治療,采取有力的措施恢復職工健康并幫助他們重新走上工作崗位,這對于社會利益和職工根本利益來說,它比工傷補償工作具有更積極更深遠的意義。把工傷補償與事故預防.職業康復有機結合起來,這是目前國家實行的工傷社會保險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鑒定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
2020-11-10非法排污水怎么處理
2020-12-29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