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但不是所有的“摩擦”都屬于勞動爭議。那么,在法律上,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一般有哪些呢?對于屬于勞動爭議范圍內的糾紛,您都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那申請勞動仲裁的法定時效是多久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說明。
一、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有哪些
1、具體包括以下幾類: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2、但下列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
(1)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2)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
(3)對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
(4)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二、勞動仲裁的時效是多久
對于勞動者而言,勞動爭議的好處是仲裁不收費,而且較注重調解程序。法律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這里所說的一年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例外情況是,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內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仲裁委)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仲裁委管轄。勞動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
希望對您能有一定的幫助。在實踐中,作為勞動者,遇到勞動爭議不可怕,但可怕的是,遇到勞動爭議,您卻沒有掌握任何對自己有利的、能證據糾紛事實的證據。對于這種沒證據的情況,如果您不知道應該怎么辦,那么建議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幫助您。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于哪些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形?不予受理的情形?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拆遷后遇到房價波動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1-03-07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拆遷房屋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1門面房沒有營業執照拆遷補償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