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誹謗他人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行為或構成誹謗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相關規定,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而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要承擔刑事責任。
二、當遇到網絡誹謗的時候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1、公民如遇到網絡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后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
2、新規中“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準,相關統計情況屬于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報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依法通知報案人相應情況。
3、報案人所需準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后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2013年,中國最新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同時,在使用網絡時,也應該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
三、傳統誹謗與網絡誹謗的對比分析
1、傳統誹謗
所謂“誹謗”,在現在漢語中有兩種解釋:一是議論是非,指責過失;二是造謠污蔑,惡意中傷。就傳統的誹謗罪而言,法條規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此處的“誹謗”作為一個法律概念,意指捏造事實,惡意詆毀別人,向不特定多數人散布,敗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在傳統的誹謗罪中,犯罪主體是單純的自然人,也就是實施誹謗行為的行為人,誹謗行為由行為人單獨實施,其惡意詆毀他人的信息只能局限于某一特定區域傳播。行為人大多會采用印發傳單或者張貼大字報等行為方式,這種傳統的宣傳途徑雖然會耗費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影響范圍狹窄,加之過去信息傳遞少,被害人往往不會遭受即時的傷害。此種情形下,行為人的誹謗行為成效甚微,被害人的名譽恢復的時間較快,對受害人的不利影響相對較小。
2、網絡誹謗
網絡誹謗,顧名思義,利用網絡捏造事實詆毀他人,其是傳統誹謗在網絡空間內一種異化的表現。在網絡環境中,犯罪主體就復雜得多了。如同我們熟知的微博粉絲罵戰一樣,網絡誹謗犯罪不再為行為人的孤軍奮戰,取而代之的是多個行為主體的通力合作。越來越多的網絡公關公司、淘寶店鋪以組織網絡水軍進行網絡誹謗為業,利用高速傳播,迅速擴展的網絡圈,被害人的“事跡”能在第一時間傳播到任何覆蓋到網絡的區域,誹謗信息的影響力有了質的跨越。在諸如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自媒體盛行的今天,民眾毫不費力的就做到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捏造和散布誹謗言論的犯罪成本趨近為零。再者,在現實司法實踐中,若被害人要提起自訴,則必須確定加害人并且提供有證明力的證據,這對于網絡知識背景的專業人才都是相當的考驗,對于本身處于劣勢地位的被害人更是救濟無門,取證難上加難。
3、傳統誹謗與網絡誹謗的對比結論——單設網絡誹謗罪的根據不足
從上述傳統誹謗與網絡誹謗的比較中不難看出,網絡誹謗是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生事物,與傳統誹謗相比,具有很多新的特點。有的學者便以刑法現有規定不足以有效規制網絡誹謗行為為由,建議設立新的罪名。但筆者認為,網絡誹謗犯罪并不是一種新型犯罪,它是我國《刑法》第246條規定的誹謗罪在新時代網絡背景下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我們從法律意義上研究網絡誹謗犯罪的時候不能夠停留在表面,應該透過現象直視網絡誹謗犯罪的本質。雖然傳統誹謗罪與網絡誹謗犯罪的區別很大,但二者都是通過捏造事實對他人名譽權進行損毀,網絡誹謗行為在本質上與現實社會中的誹謗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二者之間的相似性不可否認。就其他犯罪構成要件而言,二者都為能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故意,客觀方面是捏造虛假事實并公然散布,且情節嚴重,兩者不能完全割裂開來。網絡誹謗犯罪與傳統誹謗罪沒有構成要件上的不同,只是借助了互聯網這一傳播手段,單獨設罪的根據不足,并且單獨設罪容易導致與《刑法》第246條關于誹謗罪規定的重復交叉。我們只需對刑法關于誹謗罪的規定修改完善及正確解釋就可達到網絡誹謗行為規制之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