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我國刑法對于教唆犯的規定,主要體現在第29條: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由于教唆犯本人并不親自實行犯罪,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比較難以認定。我們認為,在認定教唆犯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把教唆他人犯罪與向青少年灌輸腐朽沒落的思想意識區別開來,在認定教唆犯時嚴格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
向青少年灌輸腐朽沒滿的思想意識是對青少年的一種腐蝕,青少年在這種思想意識的毒害下,腐朽思想惡性發展,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走上犯罪道路。但向青少年灌輸腐朽沒落的思想意識的行為,還不是直接教唆他人去實施某一種犯罪,因此,這種行為不能視為教唆犯罪的行為。
二是要把教唆犯與以教唆的方式實行的犯罪區別開來,在認定教唆犯時嚴格劃清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所謂以教唆的方式實行的犯罪,是指刑法分則把某些教唆行為直接規定為犯罪,例如,刑法第353條規定:“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征刑、拘投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懲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外罰金”,這一犯罪,雖然也采用了教唆的形式,但由于中國刑法鑒于這些行為的特點及其嚴重的危害性,已經將其規定為獨立的犯罪并規定了相應的法定刑,因而在認定教唆犯的時候,就不能將這些犯罪混同于教唆犯罪。
三是要把教唆犯與教唆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犯罪區別開來。
教唆犯教唆的對象,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如果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法律規定以外的犯罪,或者教唆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根據中國刑法的規定,由于這些被教唆的人不負刑事責任,因此,在這些情況下,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間不發生共犯關系,在刑法理論上這種情形在一定條件下會構成間接正犯,此時,教唆犯應對其利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所實施的犯罪承擔全部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