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在現實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所謂勞動爭議是指在有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因為勞動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所產生的一些爭議。要處理勞動爭議也有一定的原則,那么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勞動爭議處理應遵循的原則。
勞動爭議處理應遵循的原則: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爭議處理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調解原則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這一規定確立了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即調解原則;及時處理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這是處理勞動爭議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一)調解原則
調解的原則中說勞動爭議可以用調解方式解決。當事人應當在發生爭議后先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并認真遵守履行,只有在調解無效時,才由仲裁機構和法院來解決。調解委員會應認真負責地做好調解工作,使爭議調解解決。調解要求建立、健全用人單位的調解組織及制度,充分發揮調解委員會的作用、調解工作不僅調解委員會要做,在爭議的仲裁、訴訟過程中也可以進行調解。
調解在仲裁程序上表現為:仲裁委員會受理爭議案件后可以先進行調解,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應盡快進行裁決,而在裁決作出前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進行調解。仲裁程序上的調解與裁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調解在訴訟程序上表現為:人民法院在不同的審判階段可以先進行調解,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應盡快作出判決。人民法院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與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調解的原則并不意味著強制調解,而是要求在自愿的前提下,盡量調解解決勞動爭議。調解與自愿原則是密不可分的,當事人是否申請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是否接受調解建議,是否達成調解協議完全出于自愿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自愿達成的協議也無效。在調解中要注意防止久調不決的現象,即能夠調解的就調解,不能夠調解的就盡快進入裁決或者判決。
(二)及時處理原則
及時處理原則要求勞動爭議當事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及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過程中,必須按照法律規定及時行使權利、履行職責。當事人應及時申請調解或仲裁,超過法定時間將不予受理。當事人應及時參加調解、仲裁活動,否則調解無法進行,仲裁則可能被視為撤訴或被缺席仲裁。
當事人不服仲裁起訴的要及時,不服一審判決上訴也要及時,否則失去起訴權、上訴權,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障、調解委員會調解爭議要及時,不能超過30天; 仲裁委員會受理爭議案件要及時,不應超過7日,仲裁要及時,不能超過60天;人民法院審判要及時,審判不應超過6個月,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時處理的原則有助于及時維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時穩定勞動關系,使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生活、生產秩序正常化,使社會秩序穩定。
(三)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我國法制的基本原則,在處理勞動爭議時,要求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及人民法院都必須對爭議的事實進行深入、細致、客觀的調查、分析,查明事實真相,這是準確適用法律、公正處理爭議的基礎。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依法進行調解、仲裁和審判。
處理勞動爭議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徇私枉法。以法律為準繩要求處理勞動爭議判斷是非、責任要以勞動法律、法規為依據;處理爭議的程序要依法;處理的結果要合法,不得侵犯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四)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依法維護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當事人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對勞動爭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都應同等對待,其法律地位完全平等,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雙方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承擔,不應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標準對待。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申請調解、仲裁和訴訟時,在參加調解、仲裁、訴訟活動時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時效一樣、陳述事實、進行辯論和舉證、申請回避、是否達成調解協議,不服仲裁裁決是否向法院起訴等等方面權利是同等的,承擔的義務也是同等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勞動爭議處理應遵循的原則的相關內容,大家看了之后也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信大家是明白的,處理勞動爭議等問題也要按照法律處理。如有遇到此類糾紛的,可以到律霸網站咨詢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幫助您解決問題。
勞動爭議起訴狀怎么寫
勞動爭議處理機構有哪些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各省市1級至10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速查表
2021-03-17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