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后仲裁時效是多久
先行法律中沒有對工傷仲裁時效的明確規(guī)定,但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司法實踐中一般采用勞動能力鑒定做出之日為起算日。
司法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工傷認定的定義及特點
1、定義:
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1]
勞動者在工作或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對人身的侵害,為了鑒定該侵害的主體而對過程進行的定性的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guī)定,一般由勞動行政部門來確認。
2、特點
1、屬于具體行政行為;
2、屬于行政確認行為。確認的結果有四種:是工傷,非工傷,視同工傷,不視同工傷;
3、屬于須申請的行政行為?!安簧暾垼徽J定”是工傷認定程序的特點;
4、單位、職工或其近親屬一方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選擇申請行政復議或者進行行政訴訟。
三、勞動仲裁的定義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1] 規(guī)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員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的權益往往是最容易被侵害的,對于工傷的認定,如果存在爭議的,員工可以申請工傷仲裁,且時間一般是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有書面合同對方不認貨款怎么辦
2020-11-10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手續(xù)有哪些
2021-02-22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交通違規(guī)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保監(jiān)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