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外執行法院決定還是由監獄決定?
由人民法院決定的,監外執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規定的某種情況而暫時變更刑罰執行場所和執行方式,在監獄外執行刑罰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由居住地社區矯正機構執行,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但對于被判處死刑或者死緩執行未減刑的罪犯,一律收監執行。如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上述情況,應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主管的司法機關審查批準。
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應當計算在刑期以內。當監外執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滿)后,如果刑期未滿,繼續收監執行;如刑期已滿,則應及時釋放。
二、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對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監外執行一般是由被判處刑罰的犯罪嫌疑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和社區矯正機構執行,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犯罪嫌疑人監外執行的期間進行監外教育,在監外執行的事由消失之后,或者是在監外執行期間又犯新罪的,應當立即對其進行逮捕關押,或者是法院審判。
判刑后可以監外執行嗎
監外執行活動范圍是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黑龍江黑河動遷農民怎么補償
2021-03-13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2老宅基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5買小產權房要注意哪些風險
2021-03-06部分小產權房拆遷有望“以房補房”
2020-11-30